第一章
一位衣着朴素、头发花白的妇人背着鼓鼓囊囊的麻袋,缓缓踏上了前往城市的客车。那麻袋边角磨损,布料也褪了色,却被她背得很稳。她身上的粗布衣裳洗得发白,裤脚还沾着些许泥土,与周围豪华的环境格格不入。车内乘客时不时投来异样的目光,有人小声嘀咕,有人皱起眉头,但她全然不在意。妇人的眼神中满是期待与不安,期待着能见到许久未见的儿子,不安着自己这样的打扮会不会给儿子丢脸。她叫李秀兰,是万隆集团的董事长,也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养母。此刻,她从乡下赶来,满心欢喜地想以男方家长的身份出席养子万强的婚礼。
客车在颠簸中前行,李秀兰靠在窗边,感受着车窗外的微风,思绪也回到了过去。二十多年前的那个雪夜,寒风呼啸,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整个世界都被笼罩在一片白色之中。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李秀兰忙完一天的农活,拖着疲惫的身躯往家走。她身上的棉衣又薄又旧,根本无法抵御刺骨的寒冷,脚上的布鞋也被雪水浸湿,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彻骨的凉意。
在路过一处偏僻的小路时,她突然听到了微弱的啼哭声。那哭声在寂静的雪夜里显得格外清晰,也格外揪心。她心中一惊,四处张望,顺着声音找去,在雪堆里发现了一个被遗弃的婴儿。小小的婴儿被单薄的襁褓包裹着,小脸冻得通红,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哭声越来越微弱。看着这个小生命,李秀兰的心瞬间被触动,母性的本能让她毫不犹豫地将孩子抱回了家。
回到家后,李秀兰将孩子放在温暖的炕上,急忙找来干净的旧衣服为他包裹,又煮了些米汤,小心翼翼地喂给孩子。她用小勺一点一点地将米汤送到孩子嘴边,眼神中满是温柔与怜惜。看着孩子渐渐平静下来,她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从那以后,李秀兰便将这个孩子视如己出,给他取名万强。
家里本就不富裕,多了一个孩子,生活更加艰难。每天天还没亮,当整个村子还沉浸在梦乡中时,李秀兰就起床了。她先是摸黑来到地里,借着微弱的星光和月光,开始干活。她弯腰施肥浇水,仔细地除草捉虫,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艰辛。到了中午,她又匆匆赶回家,顾不上休息,就开始给万强做饭、喂奶、换尿布。晚上回家,她还要照顾孩子,等万强睡下,她又开始缝补衣服、做家务,常常忙到深夜。昏暗的灯光下,她疲惫的身影在屋内晃动,手中的针线穿梭不停。
为了让万强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她省吃俭用,平日里自己舍不得买一件新衣服,舍不得吃一顿好饭,却把最好的都留给了万强。甚至在万强上学需要交学费时,她不惜向邻居借钱,也要让孩子能够安心读书。她白天在田间辛勤耕种,汗水湿透了衣衫;晚上还要去村里的小工厂做些零活,赚点微薄的收入。那些年,李秀兰的双手布满了厚厚的老茧,脸上的皱纹也越来越深,但她从未有过一丝抱怨。每当看到万强天真无邪的笑容,她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万强渐渐长大,也十分懂事,经常帮着李秀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这让李秀兰倍感欣慰。
终于,万强考上了大学,这让李秀兰感到无比欣慰。看着儿子拿到录取通知书时那开心的模样,她觉得这么多年的辛苦都值了。她把家里仅有的积蓄都拿了出来,又向亲戚朋友借了一些钱,为万强准备了上学的费用和新衣服。送万强去学校那天,李秀兰站在校门口,看着儿子走进校园的背影,久久不愿离去,心中满是不舍与牵挂。她的目光一直追随着儿子,直到儿子的身影消失在人群中,她还站在原地,迟迟不肯离开。
然而,大学毕业后,万强的生活和工作却并不顺利。他四处求职碰壁,生活陷入了困境。李秀兰虽然心疼,但也只能在心里默默为他祈祷,希望他能够早日找到出路。她常常打电话安慰万强,鼓励他不要放弃,还时不时寄些自己种的蔬菜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