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下坠,诺基亚手机从王德海手中滑落。林宇扑过去接住时,后腰撞上消防栓玻璃,裂纹在镜面蔓延成蛛网。
手机屏保是张泛黄的全家福:1997年的王德海抱着婴儿,身旁的女人戴着林宇母亲的玉镯。
这他妈...林宇的拇指蹭过照片边缘,钢化玻璃碎片扎进掌心。对讲机突然在腰间震动,物业频道传来滋滋电流声:小林工,B2车库承重柱开裂,速来!
他冲进安全通道,台阶上散落的水泥块印着新鲜鞋印。在负二层拐角,手电光扫过墙体裂缝——十七根钢筋裸露在外,断口处焊着九十年代的老式钢箍。这根本不是现代工艺,倒像父亲那辈人偷工减料的手法。
看这里。穿连体工装的焊工老周蹲在角落,气焊枪点向地面。融化的沥青里嵌着半截传呼机,屏幕定格着:1997-03-15
17:03
1703室。
林宇用螺丝刀撬开传呼机后盖,电池槽里塞着卷微型胶片。对着应急灯展开的刹那,他看见父亲在录像里敲打承重墙:...三根桩基偏移了28厘米,必须灌浆矫正...背景里有道绍兴口音在骂:灌个屁!明天就要验收!
胶片突然自燃,蓝火中浮出串数字:1703-37-1997。老周的气焊枪砰地炸开火星:当年验收前夜,你爸带着我们三十七个工人补桩基,后来...他扯开衣领,锁骨处的烫伤疤痕拼成17。
车库照明灯集体爆裂,林宇借着手机光瞥见立柱裂缝在扩大。混凝土碎渣簌簌掉落,露出里面锈红的钢筋——本该拇指粗的螺纹钢,此刻细得像筷子。
快走!老周拽着他冲向出口。卷帘门外停着那辆黑色桑塔纳,车牌正在沪A·W1743和沪B·T3702之间疯狂跳变。副驾车窗降下半指宽,扔出个沾着机油的档案袋。
袋子里是1997年的施工日志,最后一页被血渍浸透:
3月15日
林建军坚持重做桩基
王德海切断混凝土供应
38人参与夜间抢工(注:实际到场37人)
凌晨4:17
东南角承重柱坍塌
林宇的视线死死咬住括号里的红字。老周突然闷哼着跪倒,后颈插着半截钢钉——正是承重柱里那种劣质螺纹钢。
桑塔纳引擎轰鸣着倒退,尾灯扫过立柱阴影。林宇看见王德海站在承重柱后,手里的液压钳还在滴油。断裂的钢筋从老周背后穿出,钉着一张2023年的工程变更单:
允许1703室改建夹层
审批人:林宇
---
林宇的指尖触到老周后颈的钢筋,温热的血顺着锈蚀的螺纹流下,滴在地面,竟像硫酸般腐蚀出细小的坑洞。
老周!他扳过对方的肩膀,却看到一张陌生的脸——不,不是陌生,而是年轻了二十岁的脸。老周的皱纹消失了,皮肤紧绷,只有锁骨处的17疤痕依旧狰狞。
快...走...老周的声音变得年轻,却像是从深井里传出来,他们...在墙里...
林宇的太阳穴突突直跳,耳边忽然响起低沉的嗡鸣,像是无数钢筋在混凝土里震颤。他猛地抬头,车库的承重柱裂缝中渗出暗红色的液体,不是血,而是锈水,带着浓重的铁腥味。
这不可能...林宇后退两步,脚跟撞上散落的钢筋。它们本该冰冷坚硬,此刻却像活物般微微蠕动,锈迹剥落的地方露出崭新的金属光泽,仿佛正在逆生长。
手机突然震动,屏幕自动亮起,显示一条未读短信:
**林工,你听到它们的哭声了吗**
发件人:**未知号码**
林宇的呼吸凝滞,耳边的嗡鸣骤然尖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