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第一章

    江面泛起鱼肚白时,警戒线已经拉到了第三棵梧桐树。陈谨蹲在防渗布前,法证科的闪光灯在潮湿的空气中划出惨白的光轨。第四块尸袋是从集装箱缝隙里拽出来的,深蓝色防水布裹得严严实实,边缘渗出的暗红在水泥地上晕开蛛网般的纹路。

    陈队,左腿腓骨有陈旧性骨裂。新来的法医沈鸢戴着乳胶手套的手指停在X光片上,死者三十五到四十岁,身高一米七二,从事重体力劳动。她转身时白大褂下摆扫过解剖台,金属托盘里躺着半截指骨,断面整齐得像被激光切割过。

    陈谨用镊子挑起证物袋里的纤维,航运码头每天装卸两千个集装箱,监控死角比老鼠洞还多。他盯着墙上贴满的现场照片,六处抛尸点在地图上连成诡异的北斗七星,凶手在用尸体画星图。

    沈鸢突然按住他的手腕。解剖室顶灯在她镜片上折射出冷光,你看这个。她将放大镜对准指关节处的皮肤,细微的十字形疤痕正在渗出淡黄色组织液,活体摘取器官才会留下的灌注针孔。

    走廊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技术科的小王撞开门:开发区排水渠又发现尸袋!这次是整具躯干,但...他咽了下口水,内脏全空了。

    冷冻库的白炽灯管滋啦作响,陈谨呼出的白气在防毒面具里凝成水珠。铁架上堆满贴着外文标签的冷藏箱,沈鸢用镊子夹起一片沾血的纱布,戊巴比妥钠残留,这是专业麻醉剂。她的声音在空旷的仓库里产生回音,能在十分钟内让成年人失去意识。

    角落里突然传来金属碰撞声。陈谨拔枪的瞬间,黑影从货架后窜出,手术刀寒光直刺沈鸢咽喉。沈鸢侧身闪过,解剖剪精准刺入对方肘关节,黑衣男人惨叫跪地时,她扯下对方口罩的手在发抖——那人左脸蜈蚣状的刀疤正是父亲失踪前最后追查的嫌疑人。

    说!三年前沈明德法医在哪里陈谨的枪口顶住男人太阳穴。回应他们的却是仓库卷帘门突然降落的巨响,通风口飘进淡淡的杏仁味。沈鸢抓起冷藏箱砸向玻璃窗的刹那,看见百米外码头上有艘货轮正在起锚,船舷编号在月光下泛着血色的反光。

    第二章

    解剖刀在紫外线灯下泛起青芒,沈鸢的手抖得几乎握不住镊子。刀柄接缝处剥落的黑色物质经光谱检测,是三年前市局统一采购的防伪封蜡。当她用激光切开镀铬层时,带血渍的便签纸正静静躺在微型夹层里,十六组数字在强光下显露出淡蓝色的荧光。

    北纬31°12,东经118°23。陈谨用红笔在地图上画圈,笔尖戳破纸面扎进老城区错综复杂的街巷,这地方现在叫康平社区卫生站。

    暴雨冲刷着诊所褪色的红十字招牌,陈谨踹开配电箱后门时,腐烂的消毒水味混着某种肉类变质的酸臭扑面而来。沈鸢的勘察灯扫过诊室隔帘,褪色的布料上溅射状血迹已经氧化成深褐色,她忽然蹲下身,指尖抹过墙根处指甲盖大小的暗斑——这是低温保存的器官在解冻时渗出的细胞液。

    通风管道。陈谨用战术手电顶开天花板,成团的女性长发缠着手术缝合线卡在滤网间。当他撬开第三块石膏板时,暗门铰链的润滑油味让他瞳孔骤缩——这是军方特供的防锈制剂。

    无菌室冷藏柜的玻璃门蒙着厚厚的水雾,二十三罐用福尔马林浸泡的肾脏整齐排列,每个罐体标签都印着六位数日期代码。沈鸢的呼吸在防护服面罩里变得急促,她突然抽出20231117的罐子,透过浑浊液体能看到肾脏表面十字形疤痕,和码头尸块上的针孔一模一样。

    去年双十一落网的走私船。陈谨的战术靴碾碎地上的安瓿瓶,记得那艘船医疗舱里有五套完整透析设备

    地下室突然传来金属碰撞声。沈鸢掀开焚烧炉的观察孔,半张未燃尽的挂号单边缘蜷曲发黑,患者姓名栏张建国三个字让她浑身发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无声证锈简介 >无声证锈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