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路再不遇其他匪寇。你们摆平,我们承诺绝对不报官。大哥也是义气中人好就这么决定。就这样高福把自己的大洋都给了土匪,自己连吃饭钱都没留。他想着,这次过后挨住一天饿就能到家了。土匪也很仗义,那个时候的人真是没有任何套路。就这样他们顺利过了土匪山。这次高福在赶垛子的这些人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人老实厚道。能处理事情。大度不拘小节。他们看着他挨饿都主动分给他吃的。高福很感动。
果然第二天天还没黑大家就都到家了。他们先把高福的碗和盘子送回去,然后才各回各家。高福看着一个也没有破损的碗和盘子高兴不已。第二天一早,高福就挑起他的箩筐去赶集,他的货不多,又卖的便宜点。很快就卖光了。他回家算了算这次没有挣钱。除了给脚费,和土匪钱,他没有挣钱。但是他知道了这个路子,下次挣钱就是翻倍了。于是高福这个冬天就开启了赶垛子的路。他一直驮的是人们常用的日杂之类,很好卖,每次到家就卖卖光。他是他们村里第一个赶垛子的人,他一直跟着外村人一起去。人多,总有驮不满时,都问他,顺便挣点脚费,互相都有钱挣。大家也就都喜欢带他。土匪经过这么一和解,从来不为难他们这队人。他们看着高福讲究,哪次都主动给钱,也就象征性的收点。一来二去成了朋友。有时候高福过去还会给他们带点他们那里没有的东西。他们很是照顾这个队。这个队伍这一冬天至少多跑十趟不止,每家都没少挣钱。少了拦路虎,个个心情也不一样。
转眼间快到年底了。高福手里此时也有了点积蓄,于是他就自己买了个驴,这个驴个头很大,很有力气。是个叫驴,也就是公驴,因为它不下驹,相对于来说很便宜。还有力气,就是不太受用。有点烈。但是他不怕只要有力气。他就想慢慢驯服它。买了驴之后又买了点配置,垛子什么的。因为一冬天过去了,他有经验了。他知道这是他生活的路子。买完后。他去了刘地主家,找到刘地主东家,你看过年了,你家里人口多,用不用点过年的东西,我这次走带回来点。这地方相对于物资缺乏,有钱难买到中意的东西。于是刘地主喊来管家让把过年的用品开个清单出来。高福拿着清单,看看满满一大篇,没想到这么多,一次肯定驮不回来。刘地主看他表情以为他没有本钱,赶紧示意管家去拿大洋。高福发现急忙拦住管家说东家,你要的东西,我可能一次驮不回来,但是我会把东西分类按着先后用的顺序都驮回来,年前肯定都能到家。你别着急,另外,东西到了后,您老人家看中货物再给我钱,看不中,我可以自己卖掉。不用先付钱。刘地主被高福的诚恳打动了。点点头心想这后生真不错。高福拿着清单高兴的回到家里,这样下来,东家能买到好货,我还能赚到钱。两全其美。
高福这次出门有了自己的驮垛子的工具,自然,也就多选了些货物。他把刘地主家急需要用的列出来,先选好货源。他在地主家待过知道大家庭里的需求。货源他都精挑细选,都选的比较精致,质量又比较好一点,价格也自然就高一点。但是刘地主家的货多,他打算便宜点给他。然后再选点平价商品,供需普通百姓家过年用,这样他可以既能满足地主家,还能守住旧客户。价格零售的就贵点,要得多就便宜点。
功夫不负有心人。高福到家后,通知刘地主家管家来验货。管家哪里见过这么精致的东西,惊喜不已,连连夸赞,这个都不错,不错。当问起价格时。管家都呆住了,这么便宜高福看着管家吃惊的样子。赶紧喊老婆过来。把上次他去关外给老婆买的胭脂给管家放到手里。管家,我这是特意给你家嫂子带回来的,你回去给嫂子用用。关外很流行这个。管家怎么也是大户人家的管家,他一看这东西就不便宜。以前姨太太们小姐们都是托关外商贩花高价买到的。赶紧推脱不用,不用,这太贵重了。高福看出管家喜出望外,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