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他开始研究是否有办法再次找到那个系统接口。他尝试重现那晚的场景,熬夜编码,故意引入类似的异常,但一切都无济于事。系统仿佛彻底消失了,留下他独自面对改变后的现实。
就在陈明陷入职业危机的同时,微微提出了一个令他措手不及的建议。
明,我有个想法,一次晚餐时,微微认真地说,我朋友在澳大利亚开了家设计公司,他们需要一个技术顾问,工作很轻松,主要是搭建和维护一些基础系统。薪水不比你现在的高,但生活质量会好很多...我在想,也许我们可以一起去
陈明愣住了。这是一个全新的可能性,一条他从未考虑过的人生路径。以前的他绝不会考虑放弃前沿AI研发的职位,去做一个基础系统维护员。但现在...
我需要考虑一下,陈明最终说道,但内心已经开始动摇。也许,这正是系统为他安排的新路径
6
认知与抉择
与微微共进晚餐后的那个夜晚,陈明辗转难眠。澳大利亚的机会像一个诱人的逃生出口,让他可以体面地逃离日益艰难的职场困境。但同时,放弃多年来专注的AI研究领域,转向相对基础的系统维护工作,这个想法让他无法接受。
凌晨时分,陈明起身来到书房,打开了许久未碰的日记本。翻看着过去的记录,那些充满激情和创新思考的文字此刻读来竟有些陌生,仿佛出自另一个人之手。
我做了一个错误的交易,他在日记中写道,用我的本质换取了表面的好运。但我是谁如果没有那份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没有解决复杂问题时的快感,我还是我吗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入房间时,陈明做出了决定:他必须想办法再次找到那个系统接口,哪怕只有百万分之一的可能性。
接下来的日子里,陈明开始了双线行动。在公司,他接受了实质上的降职,将夜莺2.0版本的核心设计工作交给了李博士,自己转向项目管理和团队协调;同时,他开始利用一切空闲时间研究量子计算和现实模拟理论,希望能找到重新连接系统的方法。
意外的是,项目管理工作出乎意料地顺利。曾经的陈明专注于技术细节而忽视人际互动,现在的他却能更好地理解团队成员的需求和情绪,协调各方资源的能力显著提升。这似乎是智力降低后,其他能力相对增强的一种平衡。
与微微的关系也在深入。她并没有强求陈明立即对澳大利亚的机会做出决定,而是给了他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思考。这种理解和包容让陈明更加确信,无论如何,他不能再次失去她。
一个月后的周末,陈明决定尝试一种极端的方法。他查阅了大量有关近死体验的资料,发现许多案例中提到意识在极限状态下可能进入一种特殊的界面。这让他想到,或许系统接口就是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
这太危险了,微微得知他的想法后坚决反对,你不能拿自己的生命做实验!
我不会真的伤害自己,陈明解释道,只是尝试一些冥想和意识控制技术,模拟那种状态。
虽然没有完全说服微微,但陈明还是开始了他的实验。他尝试各种深度冥想技术,学习了古老的瑜伽呼吸法,甚至研究了一些科学尚未完全解释的意识现象。
两周的尝试后,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陈明决定进行最后一次实验。他按照古老冥想典籍的描述,调整呼吸节奏,将意识逐渐引导到一种特殊的状态。窗外的闪电照亮了漆黑的房间,雷声轰鸣,仿佛自然界也在回应他的尝试。
就在陈明的意识接近某个临界点时,一道闪电直击附近的变电器,整个小区瞬间停电。黑暗中,陈明的电脑屏幕却诡异地亮了起来,显示出一行熟悉的代码:
void
reality.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