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晚的心,就像是被一把锋利无比的刀子狠狠地刺穿,剧痛瞬间传遍全身。在这一刻,她的心彻底死去,只留下一片无尽的空洞和麻木。
在这个昏暗且寂静得有些压抑的房间里,江晚晚孤独地蜷缩着,仿佛整个世界都与她隔绝。四周的空气凝重得让人几乎无法呼吸,那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死寂,没有一丝声音,只有她自己轻微的呼吸声在这寂静中回荡。
她的脸颊上,泪痕早已干涸,留下了一道道略显斑驳的痕迹,就像她那破碎的心一样。然而,与这泪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眼神中的坚定和决绝。那是一种对过去的割舍,对未来未知却又毅然前行的决然。
江晚晚拖着仿佛被灌了铅一般沉重的双腿,缓缓地、一步一步地走向那张有些陈旧的书桌。她的动作迟缓得如同电影里的慢镜头,每一步都显得那么艰难,似乎需要用尽全身的力气。
终于,她来到了书桌前,微微颤抖着拿起笔。笔尖轻触纸张的瞬间,她的手似乎有些不听使唤,但她还是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她开始一笔一划、极为缓慢地起草离婚协议,每一个字都像是在她心底重重地敲击一下。
随着笔尖在纸张上移动,那沙沙的声音在这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这声音,就像她亲手为过去的生活画上一个残酷的句号,和曾经那些幸福与痛苦交织的岁月做最后的告别。
在抚养权的问题上,江晚晚的内心犹如被撕裂成了两半,一边是对女儿深深的爱,另一边则是现实的残酷和无奈。女儿对于江晚晚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孩子,更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女儿的每一个笑容、每一句话语,都像阳光一样温暖着她的心房。那些和女儿一起度过的时光,无论是一起玩耍、一起吃饭,还是一起睡觉,都成为了她生活中最珍贵的回忆。
然而,当她看到那张司马夜和那个女人亲昵在一起的照片时,她的心像是被重锤狠狠地击中了一般。照片上的司马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而那个女人则小鸟依人地靠在他的身边。这一幕让江晚晚感到无比的痛苦和绝望,她无法想象自己的女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江晚晚知道,司马夜拥有着比她更好的物质条件,可以给女儿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资源。而她自己,虽然深爱着女儿,但却无法给予她同样的物质享受。这种差距让江晚晚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痛苦之中,她不知道该如何抉择,是放弃女儿的抚养权,还是坚持争取,让女儿在一个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
女儿如果留在司马夜身边,无疑会享受到更为优渥的生活条件。她可以住在宽敞明亮的大房子里,拥有各种高级玩具和精致的衣物,还能接受最好的教育资源,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和更多优秀的人。这样的生活对于女儿的成长无疑是有益的,她会有更多的机会发展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而且,司马夜作为一个有一定社会地位和财富的人,女儿也会得到更多来自外界的关注和赞誉。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可能会带来更多的自信和成就感。
然而,江晚晚更担心的是女儿在一个整日充满争吵和矛盾、冰冷破碎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她深知这样的环境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多大的伤害,她不愿意看到女儿那幼小的心灵被这些负面的情绪所污染,变得孤僻、自卑或者叛逆。
内心的挣扎就像一头被困住的野兽,不断地撕咬着她,让她痛苦不堪。她在放弃抚养权和争取抚养权之间犹豫不决,每一个决定都像是一把双刃剑,无论怎样选择,都会给她带来巨大的痛苦。
经过无数次思想上的激烈交锋和折磨,江晚晚的手颤抖得越来越厉害。她觉得自己仿佛失去了对身体的控制,那支笔在她手中变得异常沉重,几乎快要握不住了。
最终,她还是咬紧牙关,用尽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