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这、这是周朝的太皇太后……宋丞相话都说不利索了。
杨桂荣大手一挥:宋谦不必如此大惊小怪,不过是两个小孩罢了。
朱瑛娘也摸着我的头发说:就是呢,我看这女娃子和我有缘,我还想将她养在我身边呢。
宋丞相急了:可,这于理不合啊……
哪有什么理不理的,你们娘娘说的话就是道理。杨桂荣直接打断他,然后转头看着朱瑛娘,眼神那叫一个宠溺,瑛娘,你既然喜欢这丫头,那咱们以后就当个女儿养着。
我窝在朱瑛娘怀里,感觉前所未有的安心。这个女人,手上有茧子,说话土里土气的,但她身上有光,像菩萨。
正月二十八,杨桂荣登基,国号夏,年号麟德。朱瑛娘成了皇后。
小皇帝姚闰被封了个安定公,交给宋丞相教导。我呢,就名正言顺地留在了宫里,朱皇后喊我闺女,让我喊她朱娘娘。
朱娘娘待我,那是真没话说。吃饭给我夹菜,睡觉搂着我,给我唱她们秦地的歌谣,给我梳小辫儿,把我当亲闺女疼。
可朝堂上又有人叨叨了。一个叫周禀议的御史,说我身份特殊,新朝应该尊我为长辈,把我送到慈宁宫去,给前朝皇帝守寡,彰显皇家体统。
这话传到朱娘娘耳朵里,她气得当场就炸了:这些什么文人儒生,清流御史,都是一群吃人不吐骨头的恶鬼!
她抱着我,拍着胸脯保证:闺女,你放心,我是绝对不会让这群老家伙得逞的。
朱娘娘派人去查了周禀议的底。下次大朝会,周御史又提这事,朱娘娘直接带着我从屏风后面冲了出来,一把抢过他手里的《女诫》,撕了个粉碎,劈头盖脸就扔他身上。
你们这些老怂!周御史你自己娶了十三房小妾,却让这么小的女子守寡朱娘娘叉着腰,柳眉倒竖,本宫今日把话放这儿,谁敢再提让齐婼守寡,本宫把他家祖坟里的老骨头挖出来配死人!
周御史吓得脸都白了,差点尿裤子。
杨桂荣看着自家老婆发飙,也是又无奈又好笑,出来打圆场:正所谓法理不外乎人情,朕若是为了所谓的体面,逼迫一个七岁孩童孀居,这和前朝昏君有何区别皇后也是一片善心。这齐婼年纪尚小,朕与皇后只把她当作女儿,守寡之事,日后莫要再提。
朱娘娘就这么护住了我。
有次宫宴,桌上有块肥肉,我实在不想吃,就偷偷塞她碗里。她假装没看见,照样跟人谈笑风生。宴会后,她从袖子里摸出个用牛皮纸包着的羊肉烧饼塞给我:看!闺女,娘给你烙的饼,比御膳房那老帮菜做得好吃多了!那烧饼热乎乎的,咬一口满嘴香。
冬天夜里冷,她会偷偷用小炉子给我煨红薯。有次她手指被烫红了,我还心疼,她却笑着说:这算个啥!皮都没擦破,这可比行军打仗轻松多了。
朱娘娘看着豁达,其实心里苦。她跟皇上是苦夫妻,一路打江山过来的。她两个儿子,大儿子杨著,二十岁就战死沙场。二儿子杨苕,就是我后来的礼王兄,打仗瘸了一条腿。他们还有个小女儿,逃难的时候夭折了。
她可能把我当她那个早夭的女儿了,但我不在乎。我只想守着这份温暖,一直陪着她。
可好景不长。
麟德三年,风调雨顺,国库也充裕了。就有大臣提议选秀,杨桂荣正愁子嗣不多,立马就同意了。
呼啦啦一群年轻姑娘进了宫,个个水葱似的。朱娘娘都四十了,跟她们一比,确实显老。
皇上渐渐就不怎么来朱娘娘这儿了,都泡在那些年轻妃子宫里。
朱娘娘还是常常坐在窗边,一针一线地纳千层底。那是杨桂荣以前打仗最爱穿的鞋,暖和又透气。听宫女说,以前皇上老穿着朱娘娘做的鞋跟人炫耀。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