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一章
老妇想要一幅牡丹,我反倒仔细装裱,亲自送去。日子就这样在笔墨间缓缓流淌,偶尔路过沈府门前,听着墙内传来孩童的嬉闹声,也只是驻足片刻,便继续前行。

    四十岁那年,母亲病重。临终前,她握着我的手,浑浊的眼中满是愧疚:是娘不好,没能看着你成家……

    我将她的手贴在脸颊,轻声说:娘,你看窗外,我种的玉兰开得多好。

    她顺着我的目光望去,窗外洁白的玉兰花簌簌飘落,如同她鬓间的白发。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人生未必只有一种圆满。

    母亲离世后,我将丞相府托付给族人,独自搬到城郊的小院。这里毗邻山水,晨起可见薄雾绕山,暮归能赏斜阳染霞。每日清晨,我都会背着画具外出写生,画稿堆满了整个书房。有时画得累了,便坐在溪边的石头上,看水中游鱼来去。

    一日,我在山中偶遇一位云游的老尼。她驻足看我作画,良久才叹道:施主的画里,既有山河壮阔,又有岁月温柔,只是少了些烟火气。

    我笑着问:何为烟火气

    她指了指远处山脚下升起的袅袅炊烟:是牵挂,是盼头,是心里装着一个人,无论天涯海角,都有归处。

    我望着炊烟出神,忽然想起多年前顾明渊塞给我的烤红薯,想起沈云舟送我的海棠花,想起母亲临终前的牵挂。原来我早已将这些过往,化作笔下的山水、花鸟,藏进每一抹色彩里。老尼离开时,留给我一串佛珠,说:执念若成茧,放下便是蝶。

    五十岁生辰,我在小院中摆下茶席,邀请多年好友相聚。沈云舟夫妇带着女儿前来,当年那个缠着学画的小姑娘,如今已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她捧着自己临摹的《百鸟朝凤图》,眼中满是崇拜:清欢姑姑,我也想画出像您一样的画!

    我摸着她的头,忽然觉得时光从未辜负任何人。

    岁月更迭,我的画作渐渐被人传颂。有人说我的画里藏着整个江湖,有人说我的画能让人看见岁月静好。而我依旧每日作画、品茶,偶尔想起年少时的那场爱恋,不再心痛,只剩嘴角淡淡的笑意。

    八十岁那年,我在睡梦中安详离世。临终前,恍惚又看见那枝海棠,花瓣落在宣纸上,化作永恒的春天。我的画稿被后人整理成册,名为《清欢集》,扉页上题着:一生未嫁又如何心有山海,静而不争,便是圆满。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两世海棠,半生清欢简介 >两世海棠,半生清欢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