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1.

    青瓷盏里浮着的雨前龙井已经凉透,十二岁的苏珞蜷在紫檀书案下,藕荷色裙裾沾满墨渍。阁楼悬窗被秋雨敲得轻颤,她屏息听着廊下渐近的木屐声——是父亲书房当值的李嬷嬷。

    二小姐定又躲在此处。老妇叹息惊飞檐角白鹭,苏珞攥紧怀中的《游仙窟》,突然瞥见雕花屏风后探出半截月白衣角。

    少年指尖夹着片桂花叶,轻巧地挑开她头顶的帷帐。宁秋辞眉梢挂着水珠,玄色蹀躞带下缀着的错金铃当啷作响:苏二小姐偷看禁书,该当何罪

    登徒子!苏珞抓起砚台掷去,松烟墨泼在少年新裁的箭袖上。宁秋辞翻身跃上书架,几卷《六韬》哗啦啦砸落,她慌忙去接,却见那人足尖勾着房梁倒悬而下,将油纸包着的栗子糕晃到她鼻尖前。

    铜炉腾起的沉香突然爆出火星,苏珞惊觉袖口沾了火苗。宁秋辞也顾不上逗小姑娘了扯下鲛绡帐扑火,却附带撞翻烛台。火舌舔上《武经总要》的瞬间,苏珞眼疾手快的将桌上的茶水泼上去,随后又去角落里搬来下人们擦拭地板还没来得及倒掉的污水泼上去,苏珞松了口气还好没都烧完。转头怒瞪着宁秋辞:每次你来都没有好事!因为动静太大,还是惹来李嬷嬷,二小姐和宁少爷还是和老妇一起去见老爷吧。

    苏尚书握着烧焦的兵书残卷,指节泛出青白。宁老将军腰间金错刀与甲胄相击,在暴雨声中格外清晰。

    秋辞擅闯藏书楼,明日便随我去北疆。宁老将军声如洪钟,惊得窗外芭蕉簌簌落水,随后转头向苏尚书行礼实在逆子顽劣,烧毁的书,老夫会那排家臣替苏尚书找来新的。苏尚书看着手里的残卷,又见宁老将军亲自赔礼,心里也稍稍好受一些回礼道:小女也是顽劣,若不是偷摸上去也不至于发生,此事不怪令郎一人。苏珞跪在青砖地上,看见父亲广袖中露出的天师府玉牒,喉间泛起桂花糕的甜腥。

    三更梆子响时,苏珞抱着桃木剑溜出角门。秋雨浸透月白中衣,她望着马背上玄甲少年冷笑:宁小将军此去边关,可别被胡人射成筛子。

    宁秋辞扯紧缰绳,铁护腕在雨中泛着冷光:苏二姑娘上山修道,当心被雷劈着。忽有惊雷炸响,照见少女眼底水色。他甩出个锦囊砸在她发髻:喂狐狸的,别自己偷吃。

    马车驶出城门那日,苏珞掀开车帘。官道旁歪脖子柳树下,玄铁枪在黄沙里划出深深沟壑,拼成个歪扭的笨字。

    七载光阴随天师府檐角铜铃流转,苏珞及笄那日,三清殿前的白鹤突然惊飞。她握着龟甲跪在星盘前,见紫微垣中贪狼星大亮,茶盏在青砖上摔出清脆裂响。

    圣旨到——黄门尖嗓刺破山雾。苏珞抚过敕令上朱砂印,新帝墨迹力透纸背:宫内遇刺此事有异,着天师府协查。

    朱雀大街积雪淹过鹿皮靴,苏珞掀开车帘的刹那,玄色大氅挟着冷梅香卷入车内。宁秋辞眉骨新添的刀疤没入阴影,掌心横着支淬毒袖箭:苏天师来得正好,看看这南诏巫毒。

    她掐诀的手被铁指箍住,男人喉结滚动:装神弄鬼的本事见长。突然剑光如练,车壁被削去半扇,三支弩箭钉入她方才倚靠的软枕。

    七年不见...宁秋辞剑锋扫落她鬓间落梅,血珠顺着寒刃坠入雪地,还是这么蠢。

    苏珞反手甩出桃木签,却在触及他胸膛时陡然收势。宁秋辞颈间锦囊露出焦边,分明是当年装桂花糕的那个。

    两位好兴致。梅林深处转出个执玉箫的青衫公子,腕间朱砂绳缀着五帝钱。宁秋辞佩剑突然嗡鸣,剑柄玄武石泛起血光。

    谢云归含笑作揖:在下谢云归。玉箫却指向苏珞腰间鱼符,苏二姑娘第一天到京都可察觉什么异样,璇玑盘可测出有凶煞方位面对突然出现的谢云归宁秋辞皱了皱眉问道:你原是三皇子门下客卿谢云归依旧是温文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珞辞佩简介 >珞辞佩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