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洛水迷瘴
十艘官船在秋雨中压着漕粮逆流而上,沈知蕴握着错金匕首挑开苫布,发霉的黍米间赫然掺着晶莹的青盐。她耳畔突然响起萧明霁今晨在渡口的低语:江淮押运使昨夜溺毙在画舫,捞上来时手里攥着半块茶饼。
船头青铜铃在狂风中发出与豹尾金铃相似的嗡鸣,她猛然回头,却见太子玄衣玉冠立于舱顶,手中抛接着从潼关死士口中取出的狼毒瓷瓶。暴雨冲刷着他袖口暗绣的蟠龙纹,那龙目竟是用茶末混着金粉点成。
千帆鬼市
子时三刻,官船突然拐进支流芦苇荡。数百艘无灯商船如幽灵漂浮,船头皆悬着浸过桐油的武夷茶箱。沈知蕴伏在桅杆阴影里,看着盐丁们将漕粮倒入江水,装满茶箱的却是一袋袋官盐。
看够了吗萧明霁的声音贴着耳畔传来时,她袖中银针已抵住他心口。太子却笑着指向东南方某艘画舫——雕花窗内闪过半张脸,正是本该幽禁冷宫的陈贵妃!
错骨连环
画舫炸裂的瞬间,十二柄弯刀破水而出。沈知蕴旋身避过淬毒的刀锋,腕间银链缠住刺客咽喉时嗅到熟悉的贡茶香。萧明霁剑光扫落三盏桅灯,火光中映出刺客肩头纹身:茶枝穿盐引,正是五年前漕船沉没案中神秘出现的茶盐盟标记。
沈大人小心!太子忽然揽着她滚入底舱。追兵脚步声逼近时,他指尖划过她腰间匕首:令尊当年查到的不是沉船,是烧船——就像现在。头顶突然传来桐油燃烧的爆响,江水开始从凿船的船底倒灌。
血浸盐图
两人从暗渠爬出时,沈知蕴的鲛绡外衫已浸透血色。萧明霁撕开袖袍给她包扎,露出小臂狰狞的旧疤——与父亲遗物中那片焦黑船板上的抓痕完全吻合。她瞳孔骤缩,却见他从怀中取出浸湿的盐引:朱批数额在江水冲刷下竟显出新墨描补的伍佰萬斛。
当年沉船载着双倍盐引,太子将染血的玉冠抛入江中,有人用热蜡覆写朱批,涨潮时船板受热...话音未落,对岸突然亮起火把,数百盐丁推着茶箱车架跪地高呼:恭迎巡察使!
白骨铃音
五更梆子响时,沈知蕴站在烧成焦骨的画舫残骸前。碎瓷片中混着半枚鎏金铃铛,内侧铭文让她浑身发冷——竟是父亲私印!更深的江雾中传来萧明霁与江淮刺史的笑谈:...五百船粮换三百盐引,这生意做得。
她握紧袖中两份盐引文书,湿透的那份显出新墨,而太子今晨所赠的密函上,父亲笔迹写着明霁吾侄亲启。江风掀起刺史官袍下摆,露出脚踝刺青:茶枝末端第五章
盐海沉鳞
残印灼心
沈知蕴将鎏金铃铛浸入桐油,父亲私印在火光中渗出赭色纹路——竟是蘸着茶汁拓印的!她猛然想起东宫藏书阁那幅《陆羽烹茶图》,画角同样印着这方朱砂印。窗外掠过玄色衣角,萧明霁佩玉的声响却停在回廊尽头,与某个沙哑嗓音低语:...沈侍郎当年发现的不是热蜡...
雾锁盐仓
子夜,扬州盐运司地窖。沈知蕴用错金匕首挑开青砖,霉变的盐垛下露出半截焦尸,腰间鎏金鱼袋绣着茶枝纹。当她看清尸体右手缺失的尾指时,头顶突然落下铁栅。萧明霁举着火折子踏碎月光而来,火光映亮他掌心的断指:玉色指骨上赫然烙着茶盐盟的狼头印!
沈大人寻的可是这个太子笑着将断指按进焦尸伤口,五年前烧船那夜,令尊扯下的不止船板。他玄色蟒袍掠过她发梢时,带起武夷岩茶混着尸臭的诡异香气。
血沸盐山
黎明前的盐场突然沸腾,十万斤官盐在雨水中融成青黑色毒浆。沈知蕴被萧明霁拽上瞭望台,看着盐工们惊恐地撕开衣衫——他们脊背上浮现的茶盐刺青正渗出血珠!
热蜡覆写的不是朱批,是刺青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