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
1992年的夏天,纺织厂的机器声从早响到晚,闷热的车间里飘着棉絮,粘在汗湿的脸上发痒。赵春燕站在流水线旁,手指飞快地翻叠着布料,掌心磨出的茧子又厚了一层。她偷瞄了一眼墙上的挂钟,离下班还有三个小时,肚子已经饿得发疼。
春燕,动作快点!这批货赶着出!车间主任刘卫东背着手走过来,皮鞋在水泥地上踏出响亮的声响。他停在春燕身后,目光在她弯腰时露出的后颈上多停了两秒。春燕没回头,手指攥紧了布料边缘,指节绷得发白。
工资条发下来时,春燕盯着上面少算的半天工钱,咬了咬嘴唇。她捏着纸条去找会计,却被刘卫东拦在走廊。小赵啊,年轻姑娘别太计较,吃亏是福。他笑着,手指在她肩上拍了拍,又顺着胳膊滑下去。春燕猛地后退一步,后背撞上墙壁。
那天晚上,春燕蹲在厂区后面的水龙头旁搓洗工装,肥皂泡混着铁锈色的水流进排水沟。林凤英端着盆过来,挨着她蹲下,压低声音道:刘卫东又找你麻烦了春燕没说话,只是把衣服拧得更紧,水珠砸进盆里,像是砸着谁的脑袋。
宿舍是八人一间,铁架床咯吱作响,春燕躺在最靠门的铺位,听着室友们的鼾声。她从枕头下摸出一本旧杂志,借着窗外路灯的光,一遍遍翻着上面的服装设计图。杂志是她在废品站捡的,边角已经卷了,但那些线条流畅的裙子、利落的西装,像是一扇窗,让她能暂时忘记车间的噪音和刘卫东油腻的笑。
第二天中午,春燕躲在食堂角落啃馒头,林凤英风风火火冲过来,一把拽起她。快看!厂门口贴招工启事了!春燕被她拉得踉跄,馒头渣撒了一地。公告栏前挤满了人,红纸上写着华美服装厂招熟练工,落款是经理:张家明。
春燕盯着那个名字,心脏突然跳得快了些。她认识张家明——去年县里服装设计比赛,他站在领奖台上,白衬衫的袖口卷到手肘,说话时声音清朗,和纺织厂里那些满身烟味的男人截然不同。林凤英用胳膊肘捅她:去试试总比在这儿被刘卫东恶心强。
报名表需要填特长,春燕捏着圆珠笔,犹豫了很久,最后写下会改衣服。交表时,负责登记的人扫了一眼,嗤笑道:这算什么特长春燕低着头没辩解,转身时却撞上一个人。她抬头,正对上张家明略带歉意的眼睛。没事吧他问,弯腰捡起她掉落的报名表,目光在纸上停顿了几秒。会改衣服……很有意思。
三天后的考核日,春燕穿着自己最体面的蓝布衫,把杂志上临摹的设计图塞进口袋。考场是间仓库,长桌上铺着各种布料,张家明站在桌前,让应聘者现场改制一件衬衫。春燕挑了一件过时的宽大男装,拆线、裁剪、重新缝纫,针脚细密得像是在和布料对话。
结束时,张家明拿起她的作品——一件收腰的女式衬衫,领口还缀了朵布艺小花。这是你第一次做他问。春燕点头,手心全是汗。张家明笑了,把衬衫递给旁边的人:挂到样品区去。然后对春燕伸出手:明天来上班,工资比纺织厂高百分之三十。
春燕走出仓库时,太阳正烈,照得人睁不开眼。她抬手挡光,突然发现自己的影子那么清晰,那么直,像是一棵终于破土而出的树。
2.
华美服装厂的缝纫机声比纺织厂清脆许多,春燕坐在靠窗的工位上,手指引导着布料在针脚下流畅移动。张家明经过时停下脚步,指尖轻轻点了点她正在缝制的衣领。这里可以加一道暗线,他的声音从头顶传来,会让版型更挺括。春燕抬头,正午的阳光透过玻璃窗,在他睫毛下投出一小片阴影。
午饭时间,春燕从布包里掏出铝饭盒,里面整齐码着昨晚剩的炒青菜和半块咸鱼。林凤英凑过来,把自己饭盒里的红烧肉拨给她两块:听说没刘卫东昨天喝醉了,在厂门口骂街,说华美挖他墙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