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的泉水从地底涌出,荒芜的土地上长出了嫩绿的秧苗。
到了第二年春天,这里已经完全变了模样。田野里麦浪翻滚,果园中硕果累累,山坡上开满了五彩缤纷的野花。村民们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而灵雀岭也因聚集了越来越多的珍禽异鸟而得名。
阿依一直生活在村里,她教孩子们认识各种鸟类,告诉他们要爱护自然。每年春天,当第一批候鸟归来时,村民们都会举办盛大的感恩节,载歌载舞,感谢阿依和灵雀带来的奇迹。
多年后,阿依安详地离开了人世。据说在她离世的那天,灵雀岭上所有的鸟儿都停止了鸣叫,静静地站在枝头默哀。而那只七彩灵雀则一直守护在阿依的墓前,直到三天后才展翅飞向远方。
从此以后,灵雀岭的传说代代相传。人们相信,只要心怀善念,保持勇气和坚持,就一定能创造奇迹。而那只七彩灵雀,至今仍会在某些特殊的时刻出现在岭上,继续守护着这片它和阿依共同拯救的土地。
时光荏苒,转眼间又过了百年。灵雀岭的村民们依然保持着对阿依的崇敬,他们建起了一座小巧的祠堂,供奉着阿依的雕像。雕像上的阿依面带微笑,肩上停着一只展翅欲飞的灵雀。每年春分这天,村民们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孩子们会穿上五彩的衣裳,扮成各种鸟儿的样子跳舞。
data-faype=pay_tag>
这一年春天来得特别早。二月初,岭上的桃花就迫不及待地绽放了。村里的老人都说这是吉兆,预示着今年会有好事发生。果然,在一个月色如水的夜晚,守祠堂的老张头看见一道七彩光芒从天而降,落在祠堂前的空地上。他揉了揉昏花的老眼,惊讶地发现那只传说中的七彩灵雀又回来了!
灵雀在祠堂前盘旋了三圈,然后飞向了村后的老槐树。第二天清晨,村民们发现槐树下多了个襁褓中的女婴。女婴生得粉雕玉琢,最奇特的是她的眼睛,像极了祠堂里阿依雕像的眼睛——清澈见底,仿佛能映出人心。
村里最年长的李婆婆抱起女婴,在她的小手腕上发现了一个雀形的胎记。李婆婆激动得双手发抖:这是阿依转世啊!灵雀把阿依送回来了!村民们又惊又喜,经过商议,决定由无儿无女的教书先生陈明夫妇抚养这个孩子,并给她取名雀儿。
雀儿从小就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天赋。她三岁就能模仿各种鸟叫,五岁时已经能和树上的鸟儿对话。更神奇的是,每当她唱歌时,周围的鸟儿都会安静下来,像是在聆听天籁之音。村里的老人说,雀儿的歌声和百年前阿依的一模一样。
雀儿十岁那年,灵雀岭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连续三个月滴雨未下,溪流干涸,庄稼枯萎。村民们愁眉不展,纷纷到祠堂祈求阿依保佑。这天夜里,雀儿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那只七彩灵雀告诉她,要解救灵雀岭,必须找到藏在深山里的泪泉。
第二天一早,雀儿把这个梦告诉了养父母。陈先生翻阅古籍,果然在一本残破的地方志上找到了关于泪泉的记载:相传泪泉是山神的眼泪所化,藏在灵雀岭最险峻的断崖之下,只有心灵纯净之人才能找到。
不顾养父母的劝阻,雀儿执意要去找泪泉。她带着干粮和水囊,独自向深山进发。一路上,各种鸟儿为她引路,松鼠为她送来野果,就连平时凶猛的野狼见到她都温顺地让开道路。经过三天三夜的跋涉,雀儿终于来到了断崖边。
断崖下云雾缭绕,深不见底。雀儿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凭着直觉向前迈出一步。就在她即将坠崖的瞬间,七彩灵雀突然出现,托着她的身体缓缓下降。崖底果然有一汪清泉,泉水清澈见底,散发着淡淡的幽香。
雀儿用随身携带的竹筒装满了泉水。就在她准备离开时,泉水突然泛起涟漪,一个苍老的声音从水底传来: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