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1

    雨夜叩门

    雨水砸在青瓦上的声音像碎玉迸裂,林砚握着羊毫的手悬在半空中,笔尖的墨汁在宣纸上洇开一个深黑的圆点。楼下传来铁门吱呀的声响,她下意识看了眼墙上的老挂钟,时针刚过十一点。

    叮——

    电子门铃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林砚放下笔,指尖在围裙上擦了擦。工作室位于老宅三楼,木质楼梯在脚下发出细微的呻吟,她摸到玄关处的电灯开关,暖黄的灯光里,访客的轮廓隔着毛玻璃显得格外单薄。

    林小姐,男人的声音带着水汽,我是苏妄,之前电话里约过的。

    铁门打开的瞬间,风雨卷着几片梧桐叶灌进来。男人穿一件深灰风衣,头发和肩膀都湿了,手里抱着个裹着蓝印花布的长条形物件。他抬头时,眉骨下方的一道浅疤在灯光下若隐若现。

    进来吧。林砚侧身让开,注意到他鞋底沾着郊区的红土。工作室在三楼,她领着人穿过摆满修复工具的长桌,墙角的玻璃柜里,半件碎成十七片的唐三彩骆驼俑正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修复古瓷苏妄的目光扫过工作台上的放大镜和镊子,还是件老窑瓷。

    宋建窑兔毫盏。林砚指了指他怀里的包裹,你带来的呢

    蓝印花布解开时,林砚的瞳孔微微收缩。那是一幅卷轴,绢帛边缘已经发脆,隐约可见青绿色的山水轮廓,但最让她在意的是右上角残缺处,那里用朱砂画着个扭曲的符号——和父亲笔记本里反复出现的图案一模一样。

    这幅《雨霁图》,苏妄的声音忽然低下来,是从城西旧物市场淘来的,卖家说画里藏着东西。

    林砚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展开画卷。绢帛发出细微的撕裂声,当画心完全铺平时,她的手指突然顿住。在主峰左侧的云雾里,几处墨色明显与周围不同,用侧光看去,竟隐隐透出叠加的字迹。

    是密语。她听见自己的声音有些发颤,父亲失踪前最后一次修复的,就是一幅宋代山水画,需要用特殊的药水显形。

    苏妄忽然凑近,风衣带起的风让台灯的光影晃了晃:林小姐对古画密语很熟悉

    楼下传来野猫踩过瓦楞的声响,林砚往后退了半步,闻到他身上若有若无的松烟墨味:家父生前是故宫修复师,这些是小时候跟着学的。

    提到父亲时,苏妄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随即移向画轴末端的落款。褪色的绢帛上,崇宁乙酉四个小字歪歪斜斜,像是匆忙间写成。

    明天下午来取吧。林砚转身收拾工作台,余光却看见苏妄的手指在裤袋里摩挲着什么,金属相碰的轻响让她后背发紧,修复期间,我需要彻底检查画芯。

    不急。苏妄重新裹好画轴,却没有递过来的意思,听说林小姐有个习惯,修复前会给委托人讲个故事

    雨声突然变大了,打在木窗上啪啪作响。林砚的手不自觉按在围裙口袋里,那里装着父亲留下的铜钥匙,齿痕处还带着经年的体温:您从哪儿听说的

    圈子里传的。苏妄终于放下画轴,指尖划过工作台边缘的放大镜,说每幅经你手的古董,都会带出一段往事。比如三年前那只碎成二十八片的汝窑笔洗,你给委托人讲了宋徽宗在雨过天晴时写下‘雨过天青云破处’的故事。

    不过是些附会。林砚避开他的视线,将画轴轻轻推进修复箱,您的这幅画......

    我要听的不是画的故事。苏妄忽然打断她,声音里带着某种冷硬,是林先生的故事——十年前在故宫修复《万里江山图》残卷时,突然失踪的故事。

    修复箱的扣锁咔嗒一声扣上,林砚的指甲几乎掐进掌心。窗外一道闪电划过,照亮了苏妄眼中转瞬即逝的锐利,就像那年暴雨夜,她在父亲工作室看见的、那个从后窗翻进来的黑影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瓷骨迷踪》简介 >《瓷骨迷踪》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