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报名参加高压电操作培训,尽管他们对电动车一窍不通。
阿明现在是我们技术总监,他带着十几个老技师,天天泡在培训中心研究特斯拉的电路图。
斌哥,这玩意比我们当年学的复杂一百倍。有天深夜,阿明红着眼睛对我说,但既然你决定了转型,我们这帮老兄弟就跟着你干。
五月,疫情稍缓,我们率先在深圳恢复了营业,并高调宣布成立华南首个新能源汽车综合服务中心。
媒体争相报道,连政府领导都来视察。但我清楚,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七月的一天,龙华分店经理急电找我:李总,有个大客户非要见您,说是老朋友。
我赶到店里,看见一个西装笔挺的男人正在检查一台Model
S的维修工单。
他转过身,我愣了两秒才认出是郑师傅的儿子郑涛!
当年那个蹲在桑塔纳旁边看我修车的小男孩,如今是某新能源车企的华南区总监。
文斌哥,我爸让我一定来找你。
郑涛握着我的手说,他总念叨,要是修车都像李文斌那么靠谱,车主就享福了。
原来郑师傅去年中风了,现在靠轮椅行动。
郑涛给我看了手机里的照片,曾经严厉的考官如今瘦得脱了形,但看到我送他的技师工具箱时,眼睛还是会发亮。
我爸说,新能源车再先进,也离不开靠谱的维修。郑涛压低声音,我们公司正在找战略合作伙伴,文斌哥有兴趣吗
这次会面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转机。
两个月后,我们与郑涛的公司签署协议,成为其官方授权服务中心。
签约仪式上,闪光灯晃得我睁不开眼,恍惚间想起当年在铁皮屋里研究二手汽车杂志的情景。
13
然而转型的阵痛很快显现。
十月,宝安分店爆发冲突:新招聘的职业经理人与老员工在管理方式上水火不容。事情闹到我这里时,双方已经势同水火。
李总,这些老师傅根本不按标准流程来!年轻经理愤愤不平。
斌哥,那小子就会纸上谈兵,根本不懂修车!老技师们更是一肚子委屈。
我意识到,这不是简单的代际冲突,而是传统手艺与现代化管理的碰撞。
深思熟虑后,我提出了技术导师制:老技师不参与管理,但负责技术传承和质量把关;年轻经理则专注运营和客户服务,双方各司其职。
这一创新模式效果出奇地好。
老技师们找回了尊严,年轻经理也能施展拳脚。
更妙的是,老师傅们的经验被系统化整理,形成了我们独有的技术手册。
2021年春天,正当转型初见成效时,我的身体却垮了。
长期超负荷工作导致心肌炎发作,医生强制我住院一个月。
躺在病床上,我才有时间回顾这二十六年。
从洗车工到企业家,我得到了财富和地位,却也付出了健康代价。
手机里不断传来公司消息,但周敏坚决不让我处理公务。
公司离了你照样转。她把削好的苹果递给我,儿子说了,你要是再不听话,他就真去云南不回来了。
我笑着咬了口苹果,突然想起1996年那个暴雨天,张老板第一次教我认汽车零件的情景。
那时的快乐多么简单,一个零件名称就能让我兴奋半天。
住院期间,我做了两个决定:一是逐步放权,培养年轻管理团队;二是成立车轮上的希望公益基金,系统性帮助农村青年获得职业技能。
出院后,我约见了当年在购物中心地下车库遇到的洗车工王磊。
如今他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