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头来,红色美甲在屏幕上画圈:这个好,记得加上‘子宫不是生育工具,是我身体的一部分’这句。对了,她忽然压低声音,我刚拿到数据,30+女性在职场中晋升受阻的案例,同比上升了17%。
我们在办公室待到凌晨,苏郁翻着资料,忽然指着一张图片笑:你看这个,某相亲角的‘女性贬值时间表’,把二十八岁标成‘准贬值期’,三十岁直接划红叉。她的声音突然沉下来,可我们明明在三十岁,才真正懂得自己要什么。我看着她电脑屏幕上跳动的光标,忽然想起她说过,离婚那天她在法院门口买了束红玫瑰,送给自己。
2
创意总监与相亲黑名单
提案会那天我特意穿了红丝绒西装,垫肩比平时宽两厘米,像给自己披上铠甲。高跟鞋踏在会议室地板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像是某种无声的宣言。投影亮起时,会议室的男人们还在交头接耳,直到屏幕上跳出一组数据:30+女性平均每年被催婚23.7次,相亲成功率不足3%,但职场晋升率同比上升17%,创业女性中30+占比达45%。
我们要做的不是贩卖焦虑,我点击下一页,画面切换成不同职业女性的笑脸——有凌晨四点送奶的单亲妈妈,她的孩子在镜头前举起满分试卷;有穿着工装裤的女工程师,油污在她脸上画出勋章;还有在实验室熬了十年的研究员,鬓角已经有了白发,却笑得像个少女,而是告诉她们:年龄不是刻度,是我们看过世界的勋章。每一道皱纹,都是勇气的纹路。
后排忽然响起掌声,我转头看见穿燕麦色风衣的男人,他指尖夹着钢笔,在笔记本上画下一道弧线,眼神里有我熟悉的赞许。那是种久违的、纯粹的认可,不掺杂任何关于年龄或性别的偏见。散会后苏郁发来消息,字里行间带着八卦的兴奋:听说4A的沈砚之今天来旁听,那可是业内出了名的‘创意偏执狂’,据说他拒绝过三十七个相亲对象,理由全是‘灵魂频率不对’。
我望着走廊尽头他的背影,忽然想起上周在相亲角,曾见过这个轮廓——那时他正皱着眉翻一本《建筑美学与情感结构》,阳光穿过他的睫毛,在书页上投下细碎的影。他的风衣下摆被风吹起,像面小小的旗帜,在人群里格外醒目。
当晚加班到十点,电梯里遇见沈砚之。他手里抱着文件夹,衬衫袖口挽起露出腕间银表,表链上刻着极小的英文:Noable。楚小姐的提案很有意思,他忽然笑了,露出左侧酒窝,尤其是那句‘拒绝成为生育计算器’,让我想起在非洲支教时,当地女孩说‘我想读书,不想生七个孩子’。她们眼里的光,和你讲提案时一样亮。
data-faype=pay_tag>
我挑眉:沈总监也常被催婚
我妈更担心我注孤生,他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纸,纸上是工整的手写体,这是她给我列的‘相亲白名单’,要求女方必须会做苏绣和苏菜,最好能背诵《朱子家训》。你看,他指着兴趣爱好一栏,那里被红笔圈住插花茶道,旁边还有批注宜室宜家,最妙的是,她连未来孙子的名字都取好了,叫‘沈承宗’。我看着三从四德四个字上那个大大的叉,力透纸背,仿佛能看见他动笔时的力道。
回到工位时,苏郁举着手机晃过来,屏幕上是她新剪的短视频:家人们,看看相亲角的奇葩要求——男方月入八千要求女方嫁妆百万,还说‘女人赚钱是锦上添花’。更离谱的是这个,她切换画面,一位大爷举着牌子诚招儿媳:温顺听话,会生养,本科以下更佳,这哪是找老婆,分明是在挑牲口。她转头看我,眼里闪着光,我们要不要做个‘相亲黑名单’企划把这些奇葩标本都记录下来,就当给姐妹们避雷。
于是那个深夜,我们在办公室里一边喝冷掉的咖啡,一边在白板上列出第一个名字:陆明川,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