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整理老照片的那个雨天,我发现了那张已经泛黄的合影。十二岁的我和江莹莹站在她家后院的山坡前,两人都笑得没心没肺。我的目光却被照片背景吸引——在远处山坡的树影间,隐约可见一个模糊的红色圆形轮廓,像是一盏被虚化的灯笼。
我的手指不自觉地颤抖起来。二十年过去了,那个夏夜的记忆依然清晰得可怕。
那年我十二岁,是去江莹莹家留宿的常客。她家住在城郊的老宅子里,房子后面就是一片茂密的山林。那天下午,我们三个女孩——我、林江莹莹和她十四岁的姐姐林莹秋,在她家阁楼玩捉迷藏。
我去趟厕所。第三轮游戏开始前,我对躲在衣柜里的江莹莹说。
她家厕所要穿过一条长长的走廊,位于老宅最东侧的角落。那时已是傍晚,天光开始转暗,走廊里没有开灯。我哼着歌往前走,木地板在脚下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走到一半时,我忽然停住了。后颈的汗毛一根根竖了起来——有什么东西跟在我后面。不是脚步声,而是一种难以形容的存在感,像是有人紧贴着我的后背呼吸。
我猛地回头。
空荡荡的走廊在暮色中延伸,一个人影也没有。只有墙上的老照片里,江莹莹的祖辈们用模糊的目光注视着我。
有人吗我的声音在颤抖。
无人应答。我深吸一口气,加快脚步冲向厕所。关门的瞬间,我似乎听到走廊尽头传来一声轻笑,像是小女孩的嬉笑,又像是老妇人沙哑的咳嗽。
回到阁楼时,林莹秋正坐在窗边看书。夕阳把她的侧脸染成橘红色,她抬头看了我一眼:怎么去那么久
我感觉...走廊里有人跟着我。我小声说。
江莹秋的书啪地合上了。她和莹莹交换了一个奇怪的眼神,然后莹莹跳起来拉住我的手:哎呀,肯定是老鼠啦!老房子都这样。来,我们继续玩!
她们的反应让我更加不安,但孩子的注意力总是容易被转移。我们一直玩到晚上九点,直到江莹秋催我们睡觉。
临睡前,我又去了趟厕所。这次走廊亮着灯,但那种被注视的感觉更强烈了。我几乎是跑着完成了一切,洗手时,我不经意间抬头看向窗外——
山坡上,一盏红灯笼正在树林间滚动。
不是悬挂,不是飘浮,而是像有生命一般在地面上滚动,忽左忽右,时快时慢。灯笼发出的红光在夜色中格外刺眼,照亮了周围一小片区域,却又诡异地没有投射出任何影子。
我僵在原地,喉咙发紧,连尖叫都发不出来。那灯笼突然停住了,仿佛察觉到了我的目光,然后缓缓转向窗户的方向。
别看灯笼。
一个冰冷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我吓得差点跌倒。江莹秋不知何时站在了我身后,她的手指紧紧掐着我的肩膀。
别看,也不要问。她的声音低沉得不像是十四岁少女,数到十,然后低头闭眼。
我机械地跟着数数,当我再次睁眼时,山坡上一片漆黑,仿佛那盏红灯笼从未出现过。
那天之后,我再也不敢在江莹莹家过夜。奇怪的是,随着年龄增长,关于红灯笼的记忆渐渐模糊,就像被刻意封存了一般。直到高中毕业那年,我才注意到一个细节——江莹秋家所有女性,从她奶奶到母亲再到姐妹俩,左手腕上都戴着一条编织精致的红绳手链。
这是家传的护身符。当我问起时,江莹莹轻描淡写地说,同时不自然地拉了拉袖子遮住手链,女孩子成年时都会得到一条。
大学后我们各奔东西,联系渐少。直到上个月,我在整理儿时物品时发现了那张照片,尘封的记忆才如潮水般涌回。更巧的是,第二天我就收到了江莹莹的邮件——她奶奶去世了,老宅即将拆除,问我是否想最后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