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迟迟今天买了小花篮蛋糕,好好吃没吃够,奈何钱钱不够。
“唉~~”迟迟双手托着下巴,忧愁的坐在小椅子上。
林母奇了怪了,“你这萝卜秧子小豆丁,吃了玩、玩了睡,又不用干活万事不操心的叹个什么气?刚刚不还吃了小花篮小蛋糕吗?”
“外婆不懂。”穷穷的烦恼。
“是嘞,外婆不懂,外婆晚上做荷叶饼吃,里面加卤肉加菜菜。”
迟迟瞬间忘了烦恼,小尾巴一样快快乐乐的围着外婆打转转。
林母低头看着蹦蹦跳活泼可爱的迟迟,有些忧愁与不舍。
当初来省城是为了帮女儿带孩子,让千雪能够安心读书。如今迟迟一天天长大,马上要去上学(托管所),让她操心的事情越来越少。
当初来省城是帮女儿如今好像不需要了,再住在女婿家好似不像话,浓重的失落感袭来,吃饭都不香了。
林千雪注意到她娘的不对劲,私底下问了一番。
“娘,我们是母女,你还有什么是不能对我说的。”别的不说,她爹存折上多少钱她娘都和她嘀咕。
“迟迟大了,也不用我帮忙操心,再住下去也不太像样了,哪有丈母娘一家总住女婿家的道理。”
林千雪听出了林母的不舍,“娘你要搬出去?住的好好地干什么要搬出去?
迟迟才几岁,往后要操心的事情只会更多。你帮我带孩子我放心,娘你再多帮我几年。”
很多父母都是你让她帮你,哪怕再困难都要帮。你要接她去享福,她这不习惯那不习惯,说白了20%不习惯,80%不想给子女添麻烦。就像小时候父母常常挂在嘴边不喜欢吃肉,那是真的不喜欢吃肉吗?
林母又把林父提了出来,“如今爹又帮我管着金店,你要搬到哪里去?咱们大队的房子,你一个人回去,那不是和爹分隔两地了。
你和爹出去住,哪有一起住方便,住外头走动起来都得挑着时间来,你舍得迟迟啊。”
杀手锏来了,一手养大的孩子还真舍不得。林母犹豫,“可哪有丈母娘一家总住女婿家的道理,长久下去别人该说闲话了。”
“一个女婿半个儿,你这是住在儿子家。
宗镇好几次和我说得亏岳母帮衬,说你劳苦功高,感激着呢。
我婆婆你也是知道的,难得的好脾气,你在一起住她也有个人说话,干什么事情有商有量的。
娘,你就安心的住,人心换人心,我对婆婆好,宗镇也会真心孝敬你。
那些说酸话的是自己没本事,不像你这么有福气找到了一个好女婿。”
林母笑出声,心底舒坦,“哪有你这样自己夸自己,我算是知道迟迟小嘴叭叭那自信打哪来的,九成九都是向你学的。”
林母始终记得上次,迟迟一本正经的在人前夸赞她,外婆你真幸福,别人都羡慕外婆有一个像迟迟这样聪明可爱的外孙女。
“小孩子还是自信点好,自信的孩子会发光。”
林母在女儿女婿家,一住又是两年直到林千雪毕业才搬家,只不过从这处住在搬去了女儿家的另外一处住宅。
偶尔随女儿去炼钢厂住帮忙照顾迟迟,偶尔住顾园,偶尔跟着女儿女婿四处旅游。她这一生,前面四十年过得艰苦,后面许多年都是金不换的好日子。
谁说女儿不能给爹娘养老,千雪不仅给她养老,日子还过得美滋滋的,别提多羡煞旁人。
改革开放后,个体户如雨后春笋一样,不少人纷纷涌入,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自从改革开放赛道上的领跑者--第一个万元户出现后,众人震惊不敢想象,没多久一个又一个万元户出现了。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