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95章
去,他还没有全醒过来,就又……我从前说我哪儿都不会去,还是骗了他。”

    鸾刀欲言又止“……他知道你喂了药吗?”

    “……我不知道。”朱晏亭摇摇头,回忆起今日太阳偏西时,太医突然去明光殿,悄悄告诉她齐凌好像醒过来了。

    她乍喜涌身难以自抑,偏还在执尚书台掌朝事,一身庄重披挂,缓缓起身向后,穿过竖屏脚步才快起来。

    齐凌果真是要醒了,神识未回转,但有渴水之兆。太医号脉对她说,最凶险的时候已经过了,好在陛下壮年,底子打熬得好,昨日还周身滚烫气若游丝,今日烧退,脉搏强劲,想来应是无碍了。

    她怔怔的盯着他,面上挂着笑,眼前却雾蒙蒙,颊上泪流如梭。

    只觉失而复得,惊心动魄。

    几乎忘却堪堪点燃的一城烽火,忘却城下兵荒马乱,直到鸾刀的声音,提醒她:

    “诸事要上报陛下。”

    这短短一句话,令她如坠冰窟。

    她记得那时候感觉到耳边热,那是太阳烘烤在远处的瓦檐上,其实只是余光瞥见,日头刚刚有些慵懒,斜斜西挂碧天的日昳时。

    那时,局面一片大好。

    齐凌亲手锻造的尚书台像个不需要主人权力怪物,冗余符节全无,撇去三公,一令通至,禁军如臂指使,生杀褫夺尽在一念。

    正是倚仗这个初生、甚至不完备的尚书台,她才能以朝中几乎无人之身,在半日里完成了对长安城的控制。

    这颠覆了朱晏亭的认知。

    从前章华要做举国大事,总要在朝堂上演一遍遍激烈对峙,丞相、卿大夫、将军们……日出吵到日落,歇了一夜,又吵。母亲便在座上昏昏欲睡,一定要等待他们理论出个结果。

    母亲说,人之一身能知能晓者终究有限,待众人理论过,知各方诉求,方能决事。否则一叶障目,犯下大错。

    但尚书台不需要,尚书台只需要一个人决定。

    此剑之过利,令执者心畏——这还是一把在众人反对下还没锻好的剑,还没有拿在最适合的人手里,已有如此威力。

    此时,朱晏亭忽然能理解,齐凌为何要先换一个无能的丞相,而丞相等,为何会想尽一切办法反对尚书台。

    动人所得,如弑杀之。

    ……

    在这日的日昳时分,齐凌醒来的前一刻,丞相被困未央宫,朱恂已将长安诸门封锁,控制了乱党家眷,朱灵刚刚拿下北军,太子已被送到未央宫。

    他醒得正是时候,丞相獠牙已露,正可最小代价平乱,一旦显露朝臣之前,这些日子以来笼罩在长安的疑云尽可消散。

    但这对朱晏亭,就是最差的时候。

    再早一些、或者哪怕再晚一些,都比现在要好。

    她已开弓,没有回头箭了。

    任亲戚、掌朝事,就算是迫不得已,也已犯下趁病擅权的大错。

    在这个大错下,丞相还没杀,大鱼没有上钩,太子送走了,桂宫还风平浪静,她的暴露野心没有任何实际性的作为,封朱恂朱灵只能看作谋私。

    更何况,她已在尚书台发现了齐凌遇刺之事的秘密。

    如果此刻齐凌醒来,她百口莫辩,还会连累太子。

    失而复得,惊心动魄。

    得而复失,为之奈何。

    其实并没有想太久,一刹那,万念骤涌,心跳如鼓,物我皆忘。

    那碗药端在手里,看向他因渴水而微微蹙眉的面庞时,所有往事来事,皆是云烟。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三十六陂春水简介 >三十六陂春水目录 > 第9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