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封了二斤馃子就散了。邓金柱正愣着,邓家的一个嫂子对邓金柱说,去送送啊。邓金柱就憨厚地笑,以为嫂子在开他的玩笑。一边的一个婶子急了,说,送那闺女!邓金柱这才癔症过来,推了洋车子就追了上去。那会儿,杨家的一帮女人们正七七八八的说着话,忽听邓金柱说,我送送您吧。就说,不用,不用,一边给杨翠玲使眼色。杨翠玲吓坏了,缩在大娘婶子嫂子堆里就是不肯拉下来。杨翠玲的大娘又可气又可笑,拉了杨翠玲说,你这闺女,他不是想跟你说话吗?杨翠玲懵了,我没啥说的。大娘说,人家有话说!硬生生地把杨翠玲往后推。大家也不去拦,反而说,是啊,叫他送送你吧。杨翠玲就知道赖不掉了,可是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跟着邓金柱怪不好意思的,愣了片刻就拐上了另一条路。邓金柱略一愣神就跟了过去。
真的就剩他俩在一起了,杨翠玲越发紧张起来。路边为排涝和防备行人祸害庄稼挖了一道沟,没有水,也不深。杨翠玲就走在沟的另一边,庄稼地头来回侍弄庄稼的人踩出的一条仅能一个人走的小路上。这样,邓金柱即使想挨近她也不能了,况且他还推着洋车子。一时两人都不知道说啥好,只管默默的走。走了一阵子,杨翠玲先开口了,说,你回去吧。邓金柱说,我送送你吗。杨翠玲还是那句话,你回去吧。邓金柱也还是那句话,我送送你吗。说了几个来回都没见到效果,就不说了,还是默默的走。最后,邓金柱觉得送的够远了,最后一次说,来,坐车上,我带着你。杨翠玲还是说,你回去吧。邓金柱没办法,只好说,那,我回去了?杨翠玲说,你回去吧。
第2章
一个月后,邓家就来下聘礼了。下聘礼在这里叫下吉俎,是双方建立亲戚关系以来最重的礼。下吉俎礼最重要的是通知女方根据她的生辰八字看了先生,定下了的好儿,然后再商量到了好儿那天所有双方的细枝末节,以避免一场大喜出现意外。下吉俎礼还有一个程序,就是吃饭时未来的儿媳妇要给未来的老公公端洗脸水,不过不是白端的,老公公要给个红封子。封多少不是随便的,是有讲究的。六十或六十六,讲究的是顺顺利利,八十或八十八,讲究的是发财、发家,九十或九十九讲究的是长长久久。邓金柱的爹封了六十六。
下过吉俎礼不几天好儿就到了,邓家一辆拖拉机,播放着喜庆的音乐就把杨翠玲接了回来。先是邓家派一个能干的作为联络人,又一个专门的名词叫扛毡的。这天女方一边所有的人都可以开扛毡的玩笑,当然一般是要东西,也就是糖块、烟,所以扛毡的都会把糖块和烟带的足足的,另外再带上鞭炮,等新娘子上了花轿或车就燃放起来。再派两个人抬着一个装满四色礼物的盒子到杨家,这三个人都是要在衣服的显眼出系上红丝绳以示吉祥的。所谓四色礼物是肉、鱼、馃子、一挂心肺连肝。女方家自然是会留下的,但留下哪些是有讲究的,肉、馃子是必定留下的,鱼就要看两家的路上是不是有河呀沟呀的,如果有就留下,如果没有就不留,心肺连肝只是一个面子是绝对不能留的,回去焗掌老师儿还要做心肺汤呢。一切都是提前说好的,也没啥好说的,当然要是提前商定的时候还有哪些忘记了,现在还可以补充,不过补充的机会很少,毕竟是两家的大事早就枝枝叶叶都想过一百遍了,用什么接新娘子、接新娘子时童男童女讨封讨几次、新娘子下车时童男童女再讨封讨几次、每次封多少钱、男方来的抬盒子的封多少钱(男方给抬嫁妆的歪脖客回封一倍)、走哪条路回去等等都会说到的。
一切就绪,彩车就迎了新娘子开动了。前面是杨家一溜抬嫁妆的队伍,后面是打扮一新的男女送亲队伍,煞是壮观。
到了门口,早有人拿了新席铺在地上,另外有人把新娘子搀下来踩在新席上,刚踩在第二张新席上,第一张新席就被拿起来接着第二张新席铺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