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78章
“吩咐下去,下工之后,若是这些羌、氐胡虏真去找那些鲜卑胡虏出气,那便给他们发放些吃食!”

    末了,看了看那些已经在互相骂骂咧咧中‘上工’的胡虏劳工一眼后,为首的汉军都尉却是随即又冲身旁的军们们吩咐了一声。

    而与之类似的情景,自然不可能只这一处。

    事实上,不管是秦岭直道各段工地,还是长安通往中原直道的各段工地,这样的情景那都是屡见不鲜!

    当然了,对这些胡虏劳工,负责监押的汉军也不只是一味的施以高压和分化挑拨。

    相反,对于其中表现良好的‘积极分子’,相应的奖励机制也是同样十分繁多的。

    毕竟这些胡虏劳工可都是青壮之人,若是‘保养’得当,用上个十几二十年,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到后来,刘禅甚至打破了自已先前对这些胡虏‘永为奴籍’的诏令。宣布了这些胡虏若是有重大‘立功表现’,还可以释其奴籍、获得大汉子民身份的诏令。

    如此一来,也算是以另一种主动的方式,完成了另一个时空中汉人被动接受的‘民族大融合’!

    第489章

    “诸卿,长安城饱经战火,城中宫宇多已朽蠹、残破;加之历时既久,城中井水多为咸卤,百姓生活甚是不便。朕打算再建新城以承我大汉首都之能,不知卿等以为如何?”

    宣室殿内,看着应诏而来的诸葛大大、庞统等三省丞相和六部主官,刘禅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修建长安新城的计划。

    说起来,虽然对于修建新城的计划由来已久,但原本刘禅却是并未打算在近期实施,而是准备放到第二个五年规划中的。毕竟眼下的‘汉直道’大工程,这才刚刚开始不是?

    但随着长安通往汉中、中原直道动工之后,刘禅却是发现,这利用胡虏劳工修筑直道的事,却是远比他预料中的更为省钱。

    所以,这计划甚久、原本准备押后的新城修筑之事,自然也就落入了他的计划日程之中。

    “陛下英明!长安早已残破不堪,实不足承我大汉首都之能。这新城修筑,实为势在必行之事也……”

    听到刘禅正式提起了这早就风闻过的新城修筑之事,作为掌管大汉钱袋子的户部尚书,同时也是其忠实‘狗腿子’的糜芳,赶紧便站出来表明了自已对此事的支持态度。

    “陛下,虽说直道修筑之开支远比预料之中更为节省,国库也不缺修筑新城之钱粮,然眼下这人力却是……”

    与只顾着‘媚上’的糜芳这户部尚书不同,在听到刘禅这修筑新城的打算之后,庞统这主管着六部的尚书令却是不禁皱了皱眉头。

    没办法,‘季汉’虽然不缺钱粮,但二十多年的战乱下来,却是缺人啊!眼下的直道工程已是占用了几乎所有的劳工,若是此时修筑新城,除非征召百姓。

    “呵呵,尚书令莫非忘了,国子监处尚有两万劳工……”

    听到庞统提起人手不足的事情,刘禅却是不禁一脸笑意的把目光盯向了正在修建国子监的那些胡虏劳工。

    “陛下,文武之道当相辅相成。军事学院业已开学,国子监尚只处于修建之中。若是此时调用其劳工……”

    见刘禅把主意打到了修建国子监的劳工身上,除了糜芳这个刘禅的‘忠实狗腿’之外,包括诸葛大大在内,一众三省六部首脑们却是全都极力反对地起来。

    没办法,军事学院那盛大的开学大典,对一众文官们来说刺激实在是太大了。

    所以,在这个军事学院已经领先一头的情况下,他们又哪会愿意让象征着‘重兴文教’的国子监继续烂尾下去?

    “哈哈,诸卿过虑了!朕只说打算修筑新城,又未说即刻修筑……且两万劳工,于朕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三国我为刘禅霄汉永灿简介 >三国我为刘禅霄汉永灿目录 > 第17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