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大家都自觉地为他让出路来。
“来一个人帮我。”麻醉科老总推了几毫升“牛奶”(丙泊酚或者环泊酚,呈现为乳白色液体,因貌似牛奶而得名)帮助镇静,病房急插管一般不用肌松药,此刻病人虽然意识不清,但人是醒着的,且由于意识不清,无法很好地配合,只能靠麻醉科老总手疾眼快,将气管导管插进病人喉咙里。
病人在挣扎,从喉咙里冒出许多粉红色的痰,麻醉科老总已经退出了喉镜,用手死死地捏住导管,在气囊没有打起来之前,这根导管随时可能移位,一旦移位,就得重新插管。
“快点,用空针打气!”麻醉科住院总说道:“否则他就要被自己的痰噎死了!”
这正是最危急的时刻。
可是术业有专攻,别说内科了,外科医生也不知道怎么插管,就连icu插管都要请麻醉科会诊呢!
麻醉科老总最着急,“你气没打进去,要让那个小方块鼓起来,否则导管就固定不进去……”
蒲子铭又往里面打了几毫升空气,捏一捏小方块仍然是瘪的。
“算了算了,你来帮我扶管子,我来打气……”
就在这时,戚彤雯抢过了蒲子铭手中的针筒,她似乎明白了麻醉科医生的意思,将针筒抵住,这回空气一下子打了进去,气囊鼓起来,正好抵在声带口的位置。然后用胶布固定,一气呵成。
接下来就是把病人转运到ICU(重症监护室),护士将监护仪拆到床上,两个医生和两个护士以及推床的师傅走紧急通道把病人送到ICU的地盘去。
尹彩本想跟上,然而蒲子铭让她留下:“给六床的家属打电话,把该签的字都签了。”
“算了。”蒲子铭想想又觉得不妥:“你把这些文书打印下来,然后来ICU,让家属也在ICU门口等着。”作为六床的主管医生,蒲子铭势必要和家属谈话,交代本次的抢救情况和后续治疗措施。
尹彩本想立刻去办,谁知被麻醉科的老师拉住:“小同学,记得开一支丙泊酚还给我们。”
护士也有一些医嘱需要她补。
所以当尹彩来到ICU病区的时候,一切都已经风平浪静。
虽然只是看上去。ICU永远没有真正的风平浪静。
她在一排电脑面前看见了蒲老师和那位心内科女医生,女医生坐着,蒲老师的手随意地搭在她的肩上,手指着电脑屏幕,似乎在讨论用药方案。
“把多巴胺换成多巴酚丁胺吧……”
“这个停了吧,用久了,他外周血管要坏死的,别搞到最后要截肢……”
尹彩听不懂他们说的话,上了临床方知课本是一回事,实际应用又是另一回事。
只是觉得他们十分般配。
尹彩被自己这个突如其来的念头吓了一大跳,蒲老师是有家庭的人,她真是脑子晕掉了。
就在这时,一位ICU的医生过来,他是六床在ICU的管床医生。
当一个病人因为病情变化从普通病房转入ICU,他便拥有了两位管床医生,一位是原病区的,另一位则是ICU医生。两位医生同时负责该病人的病情变化。
更具体来说,
ICU只是帮忙代管,如果原病区医生觉得病人进了ICU就能“摆烂”从而不上心,那么ICU之后就不太情愿再帮该病区代管病人。
问就是没床,毕竟ICU一床难求。t?
而且许多额子都是划给外科术后的,哪有内科的份。
“咦?是你们两个啊?怎么同时来我这里了?刚才转进来的病人是你们哪个的?”
蒲子铭和戚彤雯都曾在ICU轮转过,且都在A组。所以这位来自A组的ICU医生是他们的老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