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见了来不及跟着皇帝走的张庆,立即跑上前去抓着张庆问,其余人也不甘示弱,文臣武将在这一刻行动非常一致,全都拦住了张庆的去路。
报了信儿累瘫了的张庆,还没回过神来,便被一堆如狼似虎的大臣团团围住,纷纷打探皇嗣诞生的消息。
张庆确信莲花生产的第一时间就跑了过来,他自己还一头懵,哪回答得了这些大臣问的诸如皇嗣平安否、生得怎么样了这些问题,只说一切安好,大人们耐心等待喜讯传来即可。
他好说歹说,让群臣先散去,生孩子没那么快,干等着也不是个事儿,还是先回去为好。
但群臣就是不干,尤其那些老大臣,边抹泪边等,劝都劝不走,意志十分坚定,焦急地在殿外走来走去,有时对着后宫方向又叩又拜,嘴里念念有词。
张庆劝不走这些大臣,兼之自己也心焦,便再也管不了那么多,赶着回苍澜院去了。
跑在路上,张庆心中极为忐忑,一会儿担心这个,一会儿担心那个,想起离开苍澜院时听到产房内依稀传来“头快出来了”的话,又不断安慰自己,这应该是快生的兆头吧,莲主子身子那么好,一定母子均安,不会有事的。
如他所愿,等他回到苍澜院后,便见人人面带喜悦,小昆子引着太医院正和黄祖德迎面走来,喜气洋洋地给张庆传递喜讯,太医给生产过后的莲花和皇子看过了,母子皆壮实,都很好。
张庆浑身筋骨松散下来,沐浴在春末的艳阳之下,只觉一切都很美好。
宫门处有辆马车停驻,有一戴着兜帽穿着披风的女子,她最后看了一眼这座生活了近十年的皇宫,眸中浮起轻柔的笑意,转身钻进了马车中。
“金喜,我们走吧。”
“是,小姐。”
一首诗,一知己,慰平生,足矣。
第947章
洗三礼
皇长子诞生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从苍澜院飞出,快速飞向后宫前朝,很快整个京城都知道了,再迅速朝外蔓延至天下,引天下百姓欢欣鼓舞。
当日百官群臣喜极而泣,在理政殿外纷纷拜天朝贺,久久不愿散去,期盼三日后的洗三朝宴。
如今皇后已定,百官折服,即便先头心有疑虑的大臣,在得到皇长子诞生喜讯后,都已心悦诚服,新皇后福运深厚,一举生下嫡子,再次证实范公所说的福运深厚,朝中有此皇后,天下大兴之相,岂能不服?
尽管皇后新封的旨意是后发的,但从名义上看,在群臣百官见证之下,是先定的皇后,再生的皇子,所以莲花所生皇子,是长子,亦是嫡子,名正言顺,集万千期盼于一身,今生注定不平凡。
再说到皇子的洗三礼,皇帝亲厚长辈本就不多,先太皇太后还在之时,逢年过节或有重大喜事,皆宴请朝廷命妇诰命夫人进宫宴饮。
后来先太皇太后仙逝,中宫又空悬,后宫无人有资格以皇后或太后之尊延请朝廷命妇,即便是当年的薛贵妃亦没有资格,故而后宫已许久未向外承办大宴,只前朝皇帝宴请百官,好在这几年皆是喜庆节日,无其余大事。
但现下不同了,皇长子诞生乃天下头等大事,洗三礼、满月宴、周岁庆等桩桩件件皆是大事,还未参加封后大典的试用期皇后——莲花还在坐月子中,根本不可能操办洗三礼和满月宴。
此事皇帝早有准备,托了大长公主——皇帝的姑母进宫主持添盆之礼,后宫一切事宜皆有掌仪司依循定例安排,还有齐嬷嬷掌事,一切井然有序。
皇长子的洗三礼,前朝皇帝大摆宴席宴请百官,百官群臣皆做赞歌,贺喜得皇子;后宫中只宴请了三品及其以上的诰命夫人参加,在千秋殿观洗三之礼,凡是被请去参礼的夫人,无不与有荣焉。
宫里的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