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9章
-----------------------------

    原来你还在这里 第四部分

    楔子

    他没有想过等待,就像静止的岛屿明知等不到偶尔栖息的鸟。

    作为一个而立之年的男人,他渐渐地已不再抗拒父母、亲友、热心同事安排的各种形式的相亲。坐在他对面的女人中,有同行,有女公务员,有外企白领,有律师记者,或聪颖、或温柔、或甜美,无一例外的动人。他如期赴约,另一半灵魂每每悬浮到半空中,看着剩下一半的自己微笑,点头,寒暄,告别……末了,他自己问自己:“她们是谁?”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连他工作着的医院也有荒谬的小道流言:普外科的纪医生大概是同性恋吧,否则年近三十,为何身边一个走得稍近的女人也没有。

    别人向他转述,他只觉得好笑。他明明没有想过单身,不过是没有合适的罢了,真的,一个都没有。

    他有时会无意中经过旧教工宿舍区的那条小路,慢慢绕到角落里,那片小草坪居然依旧如故,有一次,他看到别的孩子在那儿写生,背影瘦瘦的,无比专注。他在那里停留了许久,然后回家。

    那天晚上,他那在大学执教汉语言文学的母亲发现儿子独自在书房待了很久,走过去的时候,只看见他面前摆着她书架上的一本旧书,她看了一眼,翻开的一页不过是首《鹧鸪天》。

    “……梦中未必丹青见……人间久别不成悲。”

    第一章你为什么会哭(1)

    1989年夏天,纪廷跟随工作调动的父母第一次来到南方的这个城市,那天他正好十一岁。

    纪廷的母亲是北方人,父亲纪培文却是自小生长在南方。

    纪培文年轻时北上求学,专业是物理,毕业后留校任教,妻子也在同一所大学中文系执教。传道授业十几年,两人也算桃李遍地,但纪培文始终不能习惯北方冰冷干燥的气候,于是在儿子小学五年级这年,终于说服了妻子,在与家乡省城的G大取得联系之后,举家迁回了南方。

    工作调动的过程中,纪培文自幼的好友,G大经贸系的副主任顾维桢多方协调,从中帮了很大的忙。所以纪培文一家在学校的教工宿舍安顿好了之后,当晚便全家登门造访顾家。

    故友相见,开怀自是不必多说

    。寒暄过后,纪培文问起了顾维桢的孩子,“怎么不见你那一对掌上明珠?”

    顾维桢夫妇有一对双胞胎的女儿,今年刚八岁,几年前两个女孩刚上幼儿园的时候,纪培文曾经见过一面,冰雪可爱得少见。

    顾维桢闻言便问妻子,“是啊,两个孩子都跑哪里去了?”

    当时正是晚饭过后的黄昏时分,天色尚未完全暗下来。

    顾维桢的妻子汪帆笑了笑,说道:“孩子们吃了晚饭,可能跑出去玩了吧。”

    教工宿舍区里有不少跟顾家双胞胎一样年纪的小学生,经常在这个时候聚在一起,在整个大学校区里到处玩,天黑了才回家写作业。顾维桢听了妻子的话,也不以为怪。

    因为丈夫与纪家的交情,汪帆跟纪培文的妻子徐淑云也是旧识,两家大人在一起,自然有说不完的话。顾维桢夫妇没有儿子,见到年少懂事、俊秀斯文的纪廷不由得大加赞赏,喜爱之情溢于言表。他对纪培文笑道:“老纪,以后我们两家住得近了,就要像一家人似的,要是真的能成一家人,也是一桩美事啊。”

    纪培文夫妇听懂了他话里的言外之意,几人不由相视大笑。汪帆微嗔地笑骂丈夫:“女儿这么点大,你就开始打这个算盘了?”

    “就算是算盘,也是个如意算盘。老纪家教出的儿子还有什么信不过的,只是不知道哪个孩子有这样的福分。”顾维桢道。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原来你还在这里简介 >原来你还在这里目录 > 第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