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48章
    这是底线也是最高标准。

    我不喜欢被骂,我不骂别人。

    我不喜欢劝酒,我也不劝别人喝酒。

    这种事情需要的是后期学习才能拥有和掌握的。

    所以教育的意义不仅仅是教人知识,而是传授人道德素质。

    可以没有文化,但是不能没有素质。

    坏种确实是有,极其少见。

    人刚刚生出来的时候,就是完全凭借本能的一种“小动物”而已。

    在医学上,有一种说法,叫吮吸反射

    吸吮反射(sug

    refle)是哺乳动物及人类婴儿先天具有的反射之一。这一反射在出生时便已形成,刺激第18周的胎儿,便可以观察到唇部的吸吮动作。婴儿出生后吸吮反射便很明显,并延续4个月此后这一反射逐渐被主动的吸吮动作所替代。

    也就是说,人生出来。

    还是小动物生出来,第一个事情就是要吃饭,就是要活着。

    就这么说。

    一个小孩子生下来,他是不知道谁是妈妈,谁是爸爸的。

    谁把吃的凑到他嘴上,他就只管吮吸,然后吃饱,长大。

    这是一种本能。

    只有等他长大了,才会学习各种各样的事情,各种各样的知识。

    孟母三迁。

    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吧。

    小孩子是不知道什么事情是好,什么事情不好,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需要经过人为的后天的努力和学习才能够把这个事情做好。

    才能知道什么是忠孝节义,礼义廉耻,什么是仁义礼智信。

    当然了,长大以后形成了世界观。

    又接触人。

    很可能会发生变化。

    那么这个情况就是这样的。

    但是从小有一种坚定而又正确的世界观是必不可少的。

    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基础牢固了,以后遇到什么事情了,自然能够坚定自已的信念。

    学中医也是一样的。

    我们把一个事情做好是不容易的。

    尤其是在学中医的路上。

    相对于西医来说。

    中医学起来,知识点多,庞杂,需要背诵和记忆的东西多,而且多拗口且不容易理解。

    学个两年三年,开出来的方子不一定管用,还容易被人说是“有意无意的骗子”。

    比如拿“大医习业”里来说,这个中医需要学多少东西,大家就一目了然了。

    “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

    、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若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殒。次须熟读此方,寻思妙理,留意钻研,始可与言于医道者矣。又须涉猎群书,何者?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耀天文,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

    如果真的把中医基础打好了,是绝对会有中医自信的。

    为什么我说到基础不劳,地动山摇了呢。

    因为我见过太多,太多的人,以前学中医,现在改学西医了。

    中医搞了个半个瓶子。

    然后出去之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济世凡医简介 >济世凡医目录 > 第14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