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50章
病所?时值秋天,窗外桐叶飘落,叶天土似有所悟,随即将原方中的药引“竹叶三片”改为“桐叶三片”,产妇遵方服药,不出叶天土所料,不久便顺利产下一胎儿,母子均报平安。

    此事传到薛生白耳中,薛不以为然,认为叶天土巧立名目而已。叶天土闻之,当即修书一封与薛生白,信中题一诗谜为:有眼无珠腹中宝,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落叶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秋分之时,同气相求,胎儿立下……薛生白阅后,豁然开悟,深感叶天土博学多才,大为叹服,自惭不如。

    叶天土诊病当天恰值秋分之日,寒暑燥湿交替季节,梧桐叶纷纷落下,人与自然互为相应,同气相求,故在薛生白原方中加入梧桐叶以求其气,并引诸药达于病所,瓜熟蒂落,桐籽熟桐叶落,合而为一,故效如桴鼓。不久,“叶天土三片梧桐叶,一字救两命”之佳话传遍江南水乡。

    虽然这是一个故事,但是足以证明,学习要学到精微细致之处,要懂得变和不变。

    而不是一味的拘泥于各种各样的死板套路。

    所以生活之中,有这么一句话。

    我觉得说的有点不太精准。

    说,

    西医让你明明白白的死。

    中医让你稀里糊涂的活。

    其实这个东西就没有绝对的事情。

    谁都可以让你明明白白的活,谁都可以让你稀里糊涂的死。

    尤其是中医。

    两千年前《黄帝内经》时期,就已经把人体研究透彻了。

    真是对人的生理病理做了一些详细的不能再详细的报告。

    开篇就讲。

    人是怎么生出来的,几岁长牙,几岁能传宗接代,几岁衰老。

    什么样的事情,对身体好。

    什么样的事情对身体不好。

    一目了然。

    我真的有时候不理解,这么瑰宝的东西,居然会有人说是封建迷信。

    百思不得其解。

    难道你没听过七岁八岁换狗牙的说法?

    书里写七岁,还是八岁换牙,也是封建迷信?

    纯扯淡。

    有几个坏人,领着一帮大傻子,四处造谣,意欲何为,不得而知。

    大概要坏我之脊梁,灭我之精神吧。

    《黄帝内经》之中还说道,经络如何运行的,有什么作用。

    脏腑都是干什么的,有什么作用,这些都太深奥了。

    再有就是对病因的研究,病机十九条等等,几句话,一目了然。

    真是真传一句话,家传万卷书。

    而且古代人还讲究天人合一。

    这块呢,是被喷的最多的。

    这里,我必须要说,谁喷谁没脑子。

    天人合一简直不要太好,为啥喷它?

    天冷了你不加衣服?下雨你不打雨伞啊?

    天天下雨你不潮?

    潮了你不容易难受?

    天天干旱你能舒服?

    这不就是最简单的天人合一吗?

    顺应天时,以养其生。

    人家下雪了,你非得穿着大裤衩出去嘚瑟,你不冻坏了谁冻坏!?

    这是最简单的。

    可是有些人你跟他说点细致的,他不行了,脆弱的小心脏受不了了,破防了,崩溃了,难受了,封建迷信了!

    比如我说,天冷要加衣服。

    他说好好。

    我再多说一句,最近有复气,气温会变化,感冒咳嗽的人会多,肚子痛的人也会多。

    这时候这个山猪吃不来细糠的劲头子就来了。

    什么破玩意,整得神神叨叨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济世凡医简介 >济世凡医目录 > 第15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