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几次来医院,都和别人扯犊子。
累人不说,还不讨好。
江云初一瞬间,感觉自已的嘴巴像是被胶水粘住了一样,张不开嘴,说不出来话。
江云初不知道现在的人都怎么了。
真的就“病愈则居功,病不愈,便推脱病本不治”,或者找各种理由推脱。
治病,无论是什么医学。
都没有百发百中。
有治不好的病那是非常正常的,江云初初学中医的时候,有看不好的病,便赶紧翻阅古籍,日夜思索方证,看看自已哪里出问题。
哪怕是这个中药的质量真的不好。
江云初也从来没有去在外物上找过理由。
韩亮不是江云初遇到的第一个找这种理由的中医,也肯定不会是最后一个。
在自已开的方子不管用的情况在,这些人通常的理由有以下几种。
药材质量不行。
这个理由,通常围绕两个个关键点展开:
1,你买的药材是假的。
2,你用的药材不道地,是种植的,古代治病疗效好,是因为药材都野生的。
假药材有吗?
有!
但是一般的药方,是不会抓到假药材的。
假药材,都围绕着那些不好种植,产量少,价格昂贵的药材作假。
比如,人参、山甲、藏红花等等。
而且只要是公立医院,还有连锁的中药店,就算是药材质量稍微差一点,也基本不会是假的。
第二个,你用的药材不道地,古代都用野生的,所以效果好。
其实从汉唐时期开始,中国就已经开始人工种植中药材了,清朝时期种植的规模已经很大了,不是从现在才开始的。
品种确实有优劣,但是不代表不能用。
因为中国幅员辽阔,一些地方,不可能给你把道地药弄全,而且最主要是,道地药是相对于普通的大众种植的药材疗效好,质量高,不代表普通的药材就没有药效。
这个一定得搞清楚。
除非一些特殊的用药,特殊的引经药,特殊的君药,可能除了那个某个地方产的,别的地方没有效果。
常规的方子来说,还是可以用的。
这个事情我觉得大家还是应该清楚。
而且方子对证的话。
只要是药材不是纯假的,比如你买人参,给了你萝卜,买黄芪,给了你药厂用过的黄芪。
道不道地的,都会有疗效的。
顶多就是,人家道地。人家吃3付好了病了。
你吃6付好呗。
不可能说,道地的1付就好了。
你这个药材因为不道地,你吃了7付一点感觉都没有。
天下没有这般道理!
第390章
伎俩和忌讳
药材质量不好,是江云初见过最多的,也是最常见的理由,用来搪塞患者。
还有一种,就是煎药方式不对。
例如,锅不对,下药材顺序不对,火候不对。
这几个都是江云初,见过且经常见的理由。
虽然前文书中说过,有的药材确实是分先煎后下,久煎快火等等,但是也只是存在于一些特定的方子里,只有在这些特定的方子里,对于药效的影响才会很大。
普通的常见的很多方子,影响几乎可以忽略。
而且还是那句话。
就算是先煎后下搞错了,只要是方证能够对应的上,肯定会有效果,只不过效果会打折扣,疾病好的会慢一些而已,这是小的问题。
而不可能因为一味药先煎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