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章
口喘息着。

    胸口急剧起伏,呼啦呼啦地响,像个破烂的风箱。

    好在,身后似乎没了动静,那些跟在身后的人没能追上来,这让卫淮稍稍松了口气。

    他这才觉察到,脸和手上传来火辣辣的疼痛,多了些细小的伤口,血液沁出,在雪地上浸染出几处殷红,像是一朵朵红梅。

    这山里的雪在狂风席卷下,吹出一道道棱,又在晚上被冻得坚硬,成了支棱着的冰茬,锋利如刀。

    好在,只是些轻微擦伤,他胡乱地抹了一把,没当回事儿。

    饶是如此,他也不敢过多停留,在呼吸缓过来后,他翻身坐起,双手撑着膝盖,挣扎着站了起来,继续朝前走着,只觉得前路茫茫。

    事发突然,这一跑,并不是卫淮的临时起意。

    面对随时可能到来的检查,身份证明迟迟办不下来,他心里不止一次地盘算过。

    现在终于冷静下来,细细一想,也还是觉得,跑也许不是最坏的决定。

    具体的好处他说不上来,只是觉得这些年捆扎着他的那条无形的,勒得他心里伤痕累累的绳索被挣断了,有了一种自由之感。

    总比在蜀地步步谨慎,比在大坡砖厂画地为牢,龟缩在小范围内活动要强,最起码,他心里有种莫名的轻松感。

    整个大东北,他不信连个容身的地方都找不到,实在不行,就进深山。

    他可是听工友说了,有不少盲流就藏在深山老林里过活,一样能混下去。

    坏处也不少,如今有了这档子事儿,可能面临持续的抓捕,身上除了老徐送来的崭新棉衣棉裤,别无它物,天寒地冻的,搞不好会被活活冻饿而死。

    在蜀地生活了多年,他一直觉得,那勉强能白了半截山头的雪,和起床后蹦跶几下就能消除的寒,不过如此。

    到了东北,他才真正见识到,原来雪能如刀,寒能透骨,撒泡尿都得防着会不会被冻住,塞不回裤裆里。

    最关键的是,现如今,他算是沦为一个彻头彻尾的背着案子的盲流了。

    但想这些没用,多想想接下来怎么走,才是应该。

    对了,他在砖厂听工友说过,榆树县继续往北,就能进入黑龙江省,再走就能到哈尔滨。

    不是榆树县的管辖范围,那些公安的手伸不了那么长,至少没那么容易,为了两百多块钱的东西,想来也不会大动干戈,总比继续盘桓在这周边要稳妥些。

    他很快有了决定,那就一路向北,倒要看看,这辈子会是怎样的命。

    有了这想法,卫淮略微辨别方向,继续大步朝着北边走了起来。

    在这山林里,他一走就是一整天,避开人烟,在荒野中,如同一只蚂蚁一样,在厚能没过膝盖的雪地上艰难跋涉着。

    伴随着步子,雪地咔嚓咔嚓地响,重复,且单调,深一脚浅一脚地,极其消耗体力。

    到了临近傍晚的时候,年轻的身体,也扛不住饥饿和寒冷的双重侵蚀,他几乎累瘫。

    眼看天色开始变得昏暗,卫淮知道,必须找个能容身的地方了。

    途中倒也看到零散的几处村子,只是,此时此刻身为盲流的卫淮,也不敢贸然接近,他对于东北的了解,属实不多,不知道会不会也像蜀地那样,动辄被人盯上。

    藏身的地方,其实并不难找。

    一路过来,他看到过跑山人行走山野留下的用作临时落脚休憩的地窨子,也看过大片耕地那些荒草格子上几棵大树间搭建,用于看青的棚子。

    只是相比起四处漏风的看青棚子,卫淮更倾向于半截藏在土里能在里边烧火取暖的地窨子,听说里边还可能有过往跑山人留下的吃食,能自行取用。

    可偏偏事情不赶巧,不找的时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游猎东北简介 >游猎东北目录 > 第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