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年他去过大坡公社,一路上经过不少地方,好像感觉安定了许多。
或者说,这一年变得很微妙,像是火热的
第156章
两只蚂蚁
看着卫淮拿着证明前往知青点寻人,漠河村的生产队长反而松了口气:“人走了也挺好,以后应该会少不少麻烦!”
自打张晓兰到来,这短短半月的时间里,围绕她产生的幺蛾子不少。
卫淮想把人领走,他求之不得。
事实上,之所以那么轻易放人,是因为姜玉珂往生产队上来过电话,也说过这一层意思。
作为最北的村子,也有着垦荒戍边的重任,边防需要,为了方便及时汇报情况,队上也是有电话的。
知青们的确是个了不得的群体,在他们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年纪,从没在农村生活过,一下子就从城里的温室被狠狠扔到泥巴地里,没了城市配给生活,远离父母的呵护,在陌生的农村环境里开始新的生活,确实够残酷。
第157章
不慌,不用慌……
新房子离着黄花岭大村子百多米远,卫淮领着张晓兰回来,并没有引起过多人的注意。
最先知情的,也就是帮着盖房子的几个老师傅,事情肯定会传开,但卫淮已经不关心那些问题了。
都到这份上,还怕别人知道?
但事情还是越早办理清楚越好,当天晚上,卫淮提了些茶叶和晒肉,往黄花岭生产队长周立成家里去了一趟。
周立成知道卫淮有人脉关系,连落户都是公社的人打电话下来知会,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在卫淮把事情说明后,很痛快地就给写了手续证明。
本来有了两个生产队出具的手续证明,到公社就能把结婚登记和户口迁移等事项办理下来,但考虑到张晓兰出身问题,估计审查得会比较严格,加之又是刚来半
第158章
捉脚建功
猎队成员每年按照指标上缴的三五个猎获,听着数量少,但那可不是几个狍子、野猪之类隔三差五就能见到的价值并不算大的山牲就能打发的。
上缴的猎获,要么是山里的珍皮兽紫貂、老虎崽子,要么是有贵重药材价值的黑瞎子、马鹿、梅花鹿。
听着数量不多,但真正做起来,其实是挺有难度的。
就以黑瞎子而言,几座山岭里,能找到那么一两只就不错了。
紫貂、老虎崽子之类同样也少,而且,这样的野物都很机敏,哪怕山上有,真正想要捕捉或是猎杀到,也很有难度。
危险性难度比较小的,是马鹿、梅花鹿之类,可这样的山牲也难寻,听力相当了得,稍有风吹草动,一溜烟就跑没了,猎狗都很难追上。
在大兴安岭南麓
第159章
不太受欢迎啊
打猎之所以不发家,难的是找不到那么多山牲,难的是找到以后,怎么寻到靠近并猎杀的机会,难的是在整个过程中怎么保证自己的安全。
五六半这样的猎杀工具,要弹药有弹药,要精准有精准,在山上,就没有用它打不死的山牲。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建立在强大稳定的心理和精准的射击技巧上。
没有强大稳定的心态,遇事容易慌,手脚无措,再好的射击精准也发挥不出来,容易出事儿。
有好的心态,没有好的射击技巧,五六半这样的精良武器,在手中还不如烧火棍好使,遇到山牲,找到机会,打不准那也白搭。
打猎这么长时间,这是卫淮早已经明白的道理。
在枪法和心理都不断变得越来越好的时候,他开始变得更
第16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