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来的干叉子,锯成小段,慢火熬制,浓缩的汤汁再将进行烘干就能成为一块块鹿角胶,加工简单,价格却也不菲。
对于鄂伦春猎民来说,一次打猎归来,就可以换取较大一笔金钱。
如果用来过日子,足可支撑到下一次收获。
但无论是鄂伦春人、鄂温
第168章
鸡贼的小楞
北境有一套磕儿很经典: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吃两条腿的,不如吃一条腿的。
这一条腿,指的就是山里的蘑菇。
秋风一起,温润的雨水,总能在林木密实的山里、草坡上,滋养出大片大片的蘑菇。
北境的山里有许多山珍美味,蘑菇一定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佳肴。
可以说有林子和草地的地方,就有蘑菇,这可忙坏了采山人。
尽管这年头不兴用蘑菇换钱,但这东西,自然是多多益善,让北境没什么绿叶菜的时节,也能多些美味,吃过冬,吃到来年的春天。
卫淮和草儿两人,把裤脚和袖口扎紧,乘坐着桦皮船过了转水湖,爬上山砬子。
一进入林子,草儿就开始叮嘱了:“叔啊,帮我看着点,那里有野鸡,那里
第169章
打活草
当然,小楞这样的猎捕,对于卫淮来说,基本没啥大的作用,用它去捕捉灰狗子,应该可以,但等到猎捕成功,皮毛也剩不下什么好的了。
至于紫貂、黄皮子之类,这些东西就是捕鸟的行家,估计小楞对上,能不殒命就不错了。
用它去猎捕野鸡、跳猫,卫淮觉得,还是没有铁夹、套子之类的省事儿。
想借飞禽当猎捕帮手,还是金雕这样的大家伙够劲,打青皮子、狍子,不在话下。
小楞,只能用来当个玩伴。
不管怎样,小楞成功拿下一只沙半鸡,已经能很好地满足草儿那小小的心理了。
小家伙也不管地上被小楞啄得血肉模糊的沙半鸡,任凭小楞自己撕扯啄食,问卫淮:“叔啊,小楞厉不厉害?”
卫淮点点头:“太
第170章
平淡才是真
马蜂细腰,大的有一寸多长,酱黄色与黑色条带相间缠裹在身上,翅膀不大,细细的腰身把身体分成两节,飞起来嗡嗡作响。
这玩意儿喜欢在草丛里做窝,离地一尺来高,或大或小,或长或短,如瓶如罐,如篓如葫,形状各异。
还有更猛的身体更粗壮的土蜂,身上长着一层绒毛,一道道黑白相间的条纹,如果被这种土蜂蛰上就有好果子吃了,严重的可以致命。
在这种沼泽里边,土蜂窝都是在塔头墩子的蚂蚁窝里,所以取名土蜂。
好就好在,土蜂不像马蜂成群结队那么多,飞行要笨拙一些,不容易蛰到人。
身为“小白脸”的卫淮,扛住蚊虫的叮咬都得靠意志,更别说有剧毒的马蜂和土蜂了。
还得继续打活草,钐刀也得拿回
第171章
损种
知青们很勤奋,只要一有时间,就是抱着书本的,就连在田间地头干活,或是下河捕鱼,都是带着书本的,只要稍稍休息,就把书从随身带着的帆布书包里拿出来翻阅。
很多人甚至经常挑灯夜读到清晨,早上碰到的时候,不少人黑着浓重的眼圈,鼻孔,鼻子两侧和眼眶,黑黢黢的,跟个煤炭工人一样,都是被煤油灯燃烧的黑烟给熏出来的。
张晓兰却是表现得很淡定,别人发奋苦读的时候,她在打理着家务事儿,抽空教一下草儿简单的识字和数数。
但以草儿现在架着小楞的那股子跟假小子差不多的玩性,很难定下心来,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