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宋尽欢再三坚持:“我只要这些。”
天衍宗缺弟子、缺灵石、缺灵草、缺灵兽、缺丹药,各种缺,但唯独不能缺人间的钱财,不能肆意收敛。
宋尽欢找到老先生,交了三十文。
笔墨纸砚在来的途中已经准备好,“先生,如此,便有劳了。”
老先生在她身后看了又看,颇为疑惑道:“不知是否是我老眼昏花,怎瞧不见你带来的学生?”
宋尽欢沉默一瞬,“老师,正是在下。”
“如今只有我守家,肩上又扛着振兴的重任,奈何不识字,许多事办不成……”
“听闻您是这周遭最好的先生,学问大,因此慕名前来。”
“老师,您不会嫌弃我岁数大吧?我可以多交钱,只要让我进学堂就行!”
老先生听得高兴,大手一挥,“认真学就行,别砸了我招牌。”
宋尽欢顺利进了学堂。
收纳袋里的外来者忍不住发言:“我看你跟掌柜的和老先生之间的交谈,充满了人情世故。”
“你像是做了几辈子的人,在这儿简直如鱼得水。”
“根本不像刚化形的含羞草。”
哪有刚成人的植物这么会来事的?
比她更像个人!
宋尽欢就当外来者在夸她。
她也觉得自己比想象中还要适应做人呢!
半个月后,老先生总对宋尽欢叹气。
宋尽欢摸不着头脑,下课后特意找老先生询问:“老师,学生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对?”
“瞧您为了学生,头发都白了许多。”
老先生垂头叹息,惋惜道:“你怎么才来啊~为师若是能早些遇到你,便好了。”
第1644章
只要大师姐在,死都轮不到你7
你在学习上天分极高,一目十行且过目不忘,擅举一反三。”
“你若是男子,定能考取功名,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
“即便是女子,若能早些习字,未必不能靠一身本领挣下一份家业。”
老先生句句感慨,字字惋惜。
紧接着又道:“老夫为师不过二十载,一人之力终究是小。
若天下如我这般的人再多些,去往更偏僻之地办学堂,未尝不会发现天资聪颖者。”
“而如今,老夫年事已高,心有余而力不足也!”
语罢,老先生闭目良久,才缓缓睁开,又长长叹了一口气。
宋尽欢听完,豁然开朗。
这世间的修仙者或向往修仙的人与老师所说的情况又有何不同!
大宗门只看重灵根,三灵根、四灵根、五灵根者若没有背景,基本只能做外门弟子。
更别提没有灵根的凡人。
入门的资格都没有。
反正天衍宗没弟子。
她何不做修仙界启蒙第一人!
广收仙途意向者。
“学生本目不识丁,承蒙老师不弃,悉心指导,感激不尽!”
“待时机成熟,学生愿办学堂,启蒙更多孩童。”
老先生眼神一亮,“若真如此,妙也。”
宋尽欢已经能识许多字。
白天下山上课,夜里在天衍宗练本宗心经。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宋尽欢就已经筑基。
又过一月,结金丹。
三个月元婴期,半年化神期。
短短半年炼化元神。
宋尽欢除了感激那五百年的修为打基础,更多的是为自己日夜修炼感到动容。
学堂和天衍宗,两点一线,几乎封闭式的学习与修炼,对外界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