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66章
“封陵?”

    “茅津?”

    参谋们建言献策,剖析起那两地的优缺点来。

    封陵渡的好处在于离关中近,调兵过去方便,缺点在于敌人在对岸也有严密防御,置兵八千。

    茅津的好处在于,敌人防御稍疏,缺点则是,己方在那缺少船只。

    但韩信却笑了笑,说了一句让人匪夷所思的话:

    “渡河何必一定要用船?”

    参谋们都愣住了,总不能让士卒们浪过去吧?

    “如何不能,不以舟船,用我夏阳的木罂缻亦能渡!”

    说话的是此战副将,驻守西河的内史东部都尉董翳,数月前,他手下的大河船工们利用夏阳附近常见的大缶,用绳子绑在一起,再以木头夹住,叫作“木罂缶”,这一个罂缻的浮力,可以载重数人绝无问题,以此奇袭了龙门渡,擒获赵高。

    “董都尉所言不错,除了木罂缶,还有不少法子,能使少数人暗暗渡河。”

    但韩信却不欲细细解释,对参谋的建议,他有采纳之权,但最终决策,却把握在自己手中,这场仗怎么打,他心中已有数了。

    他指了指脑子:“二三子,切勿被条条框框限住了。”

    “赵魏联军不过五万之众,刨除守安邑、平阳的一万,其余四万,能守住四个大津渡,但,他们能守得住这数百里河岸么?”

    “既然不用船只,这绵延数百里的河岸,何处不能渡人呢?”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参谋们虽然能集中智谋,但也容易陷入兵法和常识的条框里。

    他们能协助帅才,让其如虎添翼,却终究无法取代帅才,那一瞬间的灵感乍现,那带着巨大决心的冒险,有时候恰恰是赢取大胜的关键。

    而在韩信眼里,河东现在就像个漏水的筛子,能堵住一个大孔,堵不住其他无数小孔!

    “在临晋陈船及兵,大张旗鼓,吸引敌军主力,再派人到龙门做准备,假意被对岸发现,使将敌军集中在蒲坂、龙门。”

    “而我军先以归乡心切的河东人为先锋,用木罂缶、北地羊皮筏,渡三千人过去,彻底打乱敌人在南部部署,而封陵渡的大军再伺机渡河!”

    “那将军,当从何处送前锋过去呢?”

    韩信却反问众人:“秦何时扭转了对魏国的屡战屡败?”

    “是秦献公时的……”参谋们面面相觑,目光看向地图上,芮城附近,一处两岸多石的崎岖河岸,在那儿,魏军几无一兵一卒驻守……

    对登陆战而言,有时候最不可能的地方,就是最合适的地方!

    他们异口同声地说道:

    “石门之战!”

    第0960章

    强渡

    封陵渡以北三十里的地方,是一片多石的河滩,两岸有大山壁立,当地人称之为石门——在安邑西南的中条山也有一座石门,就好像长江两岸有好多个赤壁一般,百余年过去了,时过境迁,秦献公斩首六万,首次大败魏国的石门之战究竟是在哪打的,秦魏都已说不太清楚。

    但这一带当真不合适渡水,滔滔大河翻着白浪,冲刷着两岸刀削般的悬崖峭壁,发出震耳欲聋的涛声,只有石滩上一条小径通往上头,别说渡过去,就是站在岸边往下看,也会给人一种眩晕的感觉。

    正因如此,这里几乎没有魏军防守,只在高岸上每隔五里,安置一个烽燧亭驿,并派了几个游骑往来蒲坂时顺便瞅一眼……

    烽燧的守卒倒也尽职,时刻在哨塔上侯望,但时至仲冬,天气寒冷,河雾茫茫,从西岸看过去,对面什么也看不清楚,他盯了半晌,被风吹得直哆嗦,遂下了哨塔,想要饮一碗热汤。

    他无法看到,在水面上的薄雾隐蔽下,一支六七千人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秦吏简介 >秦吏目录 > 第46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