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黑夫沉吟半晌后道:“站在这个位置,站在这个节点,倘若不能将过去几千年的传承,数百年的诸子争鸣,七国的文俗典章,百姓喜乐统统继承下来,来一场大总结。”
“我,便枉称继业之人!”
他站起身来,掷地有声:
“炎黄之血脉。”
“三代之传说。”
“周之礼乐。”
“秦之律法,郡县,车同轨书同文之制。”
“六国良俗,诸子百家之学,不同籍贯的有才之士,全天下从这场战争里幸存的三千万生民。”
黑夫大手一握,露出了笑:
“我全都要!”
……
二人深谈了许久,直到张良离开时,黑夫才想起来,正事还没说完呢!
“且慢,你还没说你有什么办法,能让陈人消除敌意。”
张良也才反应过来,笑着反问道:
“摄政身上穿的是什么?”
黑夫低头一看。
这当然不是品如的衣服。
他穿的,是因多年在南方生活,习惯了的短制楚服,毕竟他们南郡,也是西楚啊……
黑夫了然:“我明白了。”
张良颔首:“让楚人知晓,摄政绝无为了报复,绝灭楚地、楚人之意。”
“让他们知道,摄政,自己本就是个荆楚之人啊!是陈人的同乡啊。”
“十多年前的那场战争,世上只有一个赢家,那便是秦始皇帝。”
“其余的六国,统统都是输家,不只是六王社稷绝灭,百姓也输了,他们本来抱有期盼,却未能得到和平,得到更好的生活。”
“而如今不同。”
“眼下包括秦人自己,也输了。”
张良感慨道:
“没有什么,比天下无序,肝脑涂地更差了,比秦始皇帝在时还差!所以天下人,其实并没有太多奢求,他们只希望活下来,不用再打仗,能够安定度日。”
这期盼很简单,却迟迟不能做到。
“所以,当这场仗打完后,韩人也好,楚人也好,只是将自己的命运,交到了一个,能让全天下和平,九州同贯的人手中!”
张良发出了由衷的期望,对黑夫的期望,对未来的期望:
“这一次,天下人,都将成为赢家!”
第1008章
太昊
“当年秦始皇帝灭楚,将此事与与虞舜驱逐三苗相提并论,故祭了城内的舜庙,就是在那时候,在淮阳城中,我第一次见到了夏公……”
作为朝廷的太祝,叔孙通此番随九卿之一的太仆章邯,押最后一批后军三万人及粮秣数十万抵达陈地淮阳。
时隔十六年,故地重游,叔孙通少不了在一众来自中原各地的儒者士人面前大为感慨。
他当时因为老师孔鲋不愿应秦始皇之召,故而来晚,结果在外头被一个黑脸秦吏拦住搜身,十分细致,只差将他脱了个精光。
而之后叔孙通与两个老儒为篡改孔子说过的话,吹捧秦穆公之事在庙内争吵,又为黑夫听见……
这些事情,叔孙通当然不会讲,他只模糊地说了下自己的见闻,对众儒道:
“时秦始皇帝问对,而夏公为率长,自捉刃立于侧。既毕,我归于曲阜,鲁人问曰:‘秦王何如?’我答曰:‘秦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刃人,此乃真英雄也!’”
听到这,群儒士人先大赞黑夫,又夸叔孙通慧眼能识明主。
全然忘了前段时间,他们这些与叔孙通有旧的人,还曾抱怨叔孙通做了朝廷的大官,却不有产者的排斥之心,遂淡去不少。
而在宴席之上,叔孙通如此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