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505章
时教的武艺:

    虞姬尤其善使弩,左右各持一柄,箭无虚发,在渡来人与绳文人的械斗里大放异彩,在征服几个村落后,她已被视为女神一般的存在。

    显而易见,楚人完成了对这片新陆地的第一次征服——占领了一个村邑。

    楚人将被称之为绳文人的土著当做奴隶,称之为“虾夷人”——就像楚国先祖在江汉对濮、越所做的那样,一切都轻车熟路。

    文明,是可以迁移和复制的。

    在男人们的构筑下,防御野兽的围墙取代了栅栏,在村落外围被兴建,田亩也被开辟,船上还剩余的一点稻种被小心翼翼撒在肥沃的土地上。

    文明的种子,也开始在这片处子地生根发芽。

    而在低矮的虾夷人茅屋中央,一座楚式夯土建筑拔地而起,这是虞姬的居所,在扶桑最冷的时节,她在这儿分娩,并生下了一个男孩……

    “是项将军的遗腹子。”

    “是楚人的希望。”

    入夏四月的这天,穿着一身麻衣的虞姬,抱着三个月大的孩子,在村邑外,带着众楚人,对着那些刚建成坟包祭祀,这是亚父,以及在渡海途中牺牲的楚人空冢。

    她已为这村子,还有孩子,取了同一个名。

    “郢。”

    “项郢!”

    八百年了,不论楚人如何迁徙,如何沦亡,他们的都城,一直都叫做“郢”。

    从丹阳到鄢,从江陵到鄀,从陈到寿春,变得是地域,不变的是火红的楚声楚色。

    而现在,楚人的郢,在黑势力的威逼下,漂泊到了海外……

    “将军放心,楚国没有亡。”

    虞村长怀抱着越来越健壮的孩童,她的目光看向大海茫茫的西方,似乎在对亡夫发誓。

    “赫赫大楚,会在这扶桑汤谷之地,浴火重生!”

    第1033章

    最后的审判

    “选择西去的人,家已经不在后方了。”

    “而在前方!”

    喜牢牢记得,两年多前,站在皑皑白雪的葱岭之下,李信曾如此对自己说。

    对李信而言,家在雪山的那一边,在那些尚未被探索和征服的土地城郭,在马蹄尽处!

    李信像是秦始皇帝在最后的生命里,用力射出的一支箭,承载了其遗愿,一旦离弦,不抵达终点,他就不会回头!哪怕是胡亥的诏令,哪怕死亡,也无法带走李信对始皇帝的忠诚!

    于是整整八千人向西进发,他们大多是无牵无挂的青壮,良家子、恶少年,紧随李信步伐,毫不犹豫,彼辈去到另一片天地后,会有如何作为,喜无从知晓。

    但对于远征军大多数人而言,家依然在东方。中原有他们祖先的坟冢松柏,有日复一日在里闾门前眺望的妻儿,熟悉的衣冠乡音,让人安心合口的粒食羹汤。

    于是在喜等人的带领下,万余远征军开始了东归之旅,并于他们自行纪年的“秦始皇四十年”,也就是“摄政元年”的三月,回到了张掖郡敦煌。

    进入玉门关时,他们人数已经减半,上千人倒毙在干涸的戈壁上,其他人则留在了沙漠里的绿洲国度,放弃了回家的希望……

    因为家太远了,哪怕喜等人到了敦煌,复见秦之郡县楼阙,可距离关中,尚有一半的路程。

    好在流经敦煌的党河滋润了干渴已久的西征军,鸣沙山相比于西域的大沙漠,根本不算什么。

    他们在敦煌重整旗鼓,开始从西边打通河西走廊,将试图回到这片沃土的月氏王子击败,守住了大秦的新领地。

    为此耽搁了很多时间,直到摄政二年开春,他们才重新出发。

    接下来的旅途还很长。

    从酒泉乱石耸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秦吏简介 >秦吏目录 > 第50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