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6章
    傍晚,油灯下,李志强敲响我的窑洞门。

    "苏医生,有件事情我一直想告诉你,关于你们那个事故。"

    我抬起头,不解地看着他。

    "我曾是军区医院的军医,那年冬天,我去你们村附近出诊,亲眼目睹了那场事故。"

    "事情或许不像你想的那样。"

    他的话如同一颗石子落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夜深了,村委会办公室的灯还亮着。

    "你必须离开,陈建业同志。"李志强的声音硬如钢铁,"这里是西北边境,不是你撒野的地方。"

    "我怎样都行,求求你,让清荷回去看看芳华,我给她跪下了。"

    "陈建业!"我推门而入,"请你离开,这里已不是你能指手画脚的地方。"

    陈建业望着我,眼中满是不可置信:"你真的一点旧情都不念了?"

    "旧情?"我冷笑一声,转身离去。

    凌晨,生产队一名产妇难产,我被紧急叫去。

    在缺医少药的条件下,我凭借医术和李志强的配合,安全接生了一对双胞胎。

    队员们围在窑洞外,得知母子平安后,爆发出欢呼声。

    陈建业站在远处,目睹了这一切,眼中充满复杂的情绪。

    他准备离开前,无意中听到李志强对我说:"苏医生,你比我见过的任何医生都勇敢,都值得尊重。"

    西北的朝阳洒在我的脸上,陈建业站在车旁,只看到了我微微上扬的嘴角和坚定的背影。

    7

    三月的风卷起黄沙,带来远方的消息。

    "赵芳华去世了,就在上个礼拜,肺病恶化。"通讯员递给我一封信。

    陈建业坐在村委会的台阶上,一夜之间仿佛老了十岁。

    他机械地接受着乡亲们的吊唁,眼神空洞如深井。

    "听说赵芳华临走前还喊着要金耳环金手镯,攒了一屋子的好东西,可惜带不走啊。"王婶的闲言碎语传入他耳中。

    "陈支书娶她才几个月,就花光了几年的积蓄,还欠了一屁股债,这下可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陈建业充耳不闻,如同雕塑般伫立在赵芳华的棺木旁。

    春耕时节,西北的荒原上开始泛出嫩绿。

    李志强和我在田垄边查看秧苗,他的话语如同春风般温暖。

    "我在军区医院时,见过太多生离死别,所以更懂得珍惜眼前人。"

    他讲述着当年在战场上救治伤员的故事,眼神坚定而温柔。

    "人这一生,要学会向阳而生。"

    一个陌生人带来一个精致的木盒,里面是赵芳华的遗物,还有陈建业的一封信。

    我接过木盒,却将信原封不动地退了回去。

    "带给陈建业同志,就说我心如明镜,不需要他的自白。"

    五一劳动节,生产队难得组织了场联欢会。

    天色擦黑,空地上燃起篝火,队员们围坐着,喧闹声驱散了戈壁的寂静。

    平日里埋头苦干的汉子和女人们,此刻脸上都带着放松的笑意。

    有人拉起了简单的二胡,不成调的歌声也引来阵阵喝彩。

    我坐在人群边缘,看着一张张被篝火映红的质朴脸庞。

    几个孩子追逐打闹,差点撞翻旁边盛水的瓦罐。

    突然,一阵更大的喧哗声响起,是李志强被几个年轻人半推半搡地弄到了场地中央。

    他手里捏着一张纸,平时沉稳的脸上竟有些泛红,显得不太自在。

    “队长,有啥好东西要念给大家听听?”有人高声喊道。

    “就是,别藏着掖着!”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风沙吹尽旧时伤简介 >风沙吹尽旧时伤目录 > 第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