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会在作坊坐班。
回到家,乔雅南看着院子里多出来的几个老人未语先笑:“叔爷们都辛苦了。”
几人都停下动作看向她,良叔爷道:“你来看看,做成这样行不行。”
乔雅南走过去就近捞起一个,这一看眼神就亮了:“好看!我就说做出来比画出来要好看得多。”
“有要改进的地方就说。”
乔雅南在每个筐里都捡了几个出来瞧,这一瞧还真让她瞧出问题来了:“每个花样最好都一样大小,还有刻的位置也要统一,不管是三个人做出来的,还是三十个人做出来的,放到一起都要像一个人做出来的。”
乔雅南把竹筒放回去:“我的目标是:以后只要看到这个竹筒这个花样大家就会想到桂花里的乔家,想到我们的吃食,这也是做买卖的一种方式。”
三人都点头,生意经他们不懂,但怎么雕刻他们懂。
良叔爷问:“你挑个你觉得合适的大小。”
乔雅南在筐里翻了一会,手里拿了几个一一比对后选出一个:“照这个来。”
三人轮流看了看,又用手指量了量,心里都有了数。
看他们埋头又忙上了,乔雅南走到在搭棚的那边,又被拉着提了几个意见后才回转屋内。
周嬷嬷已经将茶泡好,一落坐正好入口,显然是看到她一回家就备上了。
“谢谢婆婆。”乔雅南把包袱往她手里一塞:“我看您没带换洗的衣裳,正好去县里就买了一身,料子一般,您别嫌弃。”
周嬷嬷抱紧包袱,一会后才道:“许多年没人特意为我买过衣裳了,多谢姑娘。”
“不谢不谢,没几个钱。”乔雅南拿出账本记账,和租金比起来,这身衣裳和捡的差不多。
第三百零九章
开门红
乔昌盛推门进来在书桌那边坐下:“有个问题要和你商量一下。”
“二叔你说。”乔雅南头也不抬继续在纸上写写划划。
“你之前说要从九个人里挑几个学雕刻,良叔他们过来后我就将人都带他们面前去了,但是他们一个都没看上。”
乔雅南抬头:“叔爷们怎么说的?”
“说他们年纪都大了,又一直是做粗活的手指头都太粗了,学这个不是学不会,是学不好,也远不会那么灵活,他们的建议是找年纪小点的。”
乔雅南若有所思的点头:“是我把这事儿看得太简单了,学徒都是从孩提时候起就跟在师傅身边学,这个事儿虽然不是收学徒,但手指不灵活确实不行。”
“在族里选几个孩子?”
放下笔,乔雅南揉着手指头说起自已的打算:“我希望族里的孩子以后都能去学堂里学几个字,不一定要去考取功名,至少书写计算要不成问题,所以我不打算让孩子进入作坊做事,这一点,只要大家手里有点余钱了我相信可以做到。”
乔昌盛点头:“乔家祖上是读书人家,不是逼不得已了都会愿意让孩子去念书。”
“所以这事不能找孩子,不能耽误了他们。”乔雅南想了想:“从十五六岁左右,对读书没什么念想的那些人里去找试试,只是学刻个花样,应该没有问题。”
“还是你想得周全。”乔昌盛道:“不过这样的话,作坊人数会不会多了些?”
“不多这几个,店铺我已经租下来了,越往后你越会发现到处都需要人手。”
“行,那我去办。”
二叔一走,乔雅南重又拿起羽毛笔蘸墨,这几个人才哪到哪,以后买卖要真能做开了,光是竹筒就得另外划块地干活。
饭后,乔雅南准备眯一会,就见二婶娘满脸兴奋的领着一个人进来,隐约记得好像是叫彭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