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的东西也未必都是真的,不过他遇战亲力亲为,几乎总在一线随军;因此军中事情欺瞒会少一些,而后方肯定会瞒得他够呛,几个月、大半年才回一次成都;留守的刘晋戈大权独揽,连个类似御史的言官衙门都没有,那里肯定已经是硕鼠满仓了。他的这个报纸,我们主要看他对前线的宣称,至于成都的内政方面,真实情况他本人想必也不知道,我们也不用太当真。”
关于出兵的问题,既然三位留守的辅政大臣和前线的统兵亲王、监军辅政大臣意见一致,那很快也得到了太皇太后的首肯。这次清廷将再一次大规模动员北方部队入陕,取道汉中、广元发起对成都的讨伐。预计将动员二十万兵力以上,仅这次行动的军费就会投入至少六百万两以上。
这次行动的额外军费都要用漕银支付,而北方数省的赋税会用在大军沿途所需,本来收支就难以平衡的北方数省还需要北京财政补贴,因此尽管会有上千万两漕银的收入,北京也依旧要继续透支国库的储蓄。本来有五年钱粮积蓄的大清国库,估计在明年漕运开始前就会降低到不足三年所用的水平,换言之,就是如果漕运突然断绝,清廷就无法继续自称北方的庞大领土三年以上。
在这次出兵的同时,清廷决定继续怀柔西蒙古,以便从将河西三将从驻地上安全地抽出一段时间,以便用在川陕地区;除了军事讨伐外,和邓名有过两次接触的纳兰明珠也会赶赴康亲王军前,他的职责就是在清军克服明军抵抗,兵临成都城下时迫使邓名与清廷议和。纳兰明珠得到的授权很宽,依旧可以同意把南方大片土地划给邓名,只要对方公开宣布合议达成并向全天下保证遵守合约就可以。至于不愿意参与到这个合约中的明军抵抗力量,比如张煌言等人,邓名如果愿意自己动手,那清廷会保持中立,并同意邓名随后接受舟山和海外岛屿;如果邓名嫌远,那清廷只要邓名在随后的冲突中保持中立就可以。
现在清廷一边筹集粮草,给沿途地方官下达修缮道路、整理驿站的命令,一边在等待郑经的招安谈判结果,如果郑经肯退出战争,那么清廷就可以考虑在兵临四川的同时,用武力震摄江南督抚,让他们放弃幻想交出权力——只是震摄而已,不到万不得已,清廷不会愿意藩王部队进入东南,即使是东江系的忠诚走狗也不行。
……
十一月,叙州。
叙州报社的龚舍岳早就接到知府衙门的通报,说是这两天巩焴领导的四川巡抚衙门会有官员登门。说起来四川巡抚衙门也是帝国一景,它的负责人的官职是大顺礼政府尚书,据说原因是文督师拒绝授予巩焴巡抚职务,所以后者一怒之下就在大明的四川巡抚衙门把他的大顺官职给挂出来了。
不过川西人对此反应平淡,这次邓名兼着扶清灭明军提督的衔回来时,大家基本也就是“哦”了一声,这位四川提督离经叛道的事情做得太多了,和保国公各种事急从权比,这让大顺礼政府尚书负责大明四川巡抚衙门还叫事吗?而且不少同秀才还琢磨着,这大顺的正牌尚书屈尊做大明挂侍郎衔的差事,算起来咱大明还赚了对吧?至少压了逆贼大顺一头。
“龚主编吗?鄙人刘旭之。”巡抚衙门的官员进门后客气地向龚舍月伸出手,这种礼节在川军中非常流行,现在也扩散到社会上,很多刚刚移民四川的权如同秀才都在模仿。
龚舍月熟练地和对方握了一下手,他熟练的动作让刘旭之脸上的笑容更浓:“龚主编是哪年入伍服役的?”
“永历十五。”去年龚舍月以一等兵退伍。
“鄙人是永历十六年服役的,刚刚退伍,在巩尚书那里找了份差事。”听说对方是一等兵退伍,刘旭之还行了个军礼:“我也是一等兵退伍。”
拉了一会儿战友交情后,刘旭之就说起来意,不久前巩焴刚刚制定了一些报纸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