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61章
和山西绿营,还有驻防八旗、汉八旗的章京、牛录一个不落都来了。高明瞻在这帮人的簇拥中,打起了好大一张横幅:

    “大清四川巡抚高明瞻,恭祝大明保国公所向披靡、得胜归来。”

    后面还有无数类似祝辞的横幅,书写着“大清四川总兵”、“前锋营都统”、“汉八旗副都统”这些官衔。

    “稍停片刻,我去给他们讲讲话。”邓名见状就下令停船稍等。

    旗舰靠在岸边后,高明瞻等人就来登船拜见大明保国公。

    邓名首先对他们踊跃购买大明战争公债的行为表示赞赏。

    “远亲不如近邻嘛。”高明瞻不敢居功,点头哈腰地说道:“国公手里有点紧,下官们怎么敢不帮衬一下呢?最近半年来,我们不也一直是国公在照顾么?”

    邓名对这个表态很满意,又和蔼地问到工业银行在推销债券的时候态度如何,有没有强买强卖的现象出现。听到这句问话后,袁佳文弼精神一振就要上前喊冤,却被眼疾手快的孙思克一脚踢倒在地。

    “怎么了?”邓名听到动静,目光扫了过来。

    “平常很少上船,不习惯,水面上晃悠,没站稳。”孙思克呲着牙朝着邓名拼命地笑,嘴角都快裂到耳朵根上了。

    “国公这是哪里话?”高明瞻马上把邓名的注意力引过去,他拍着胸脯保证重庆清军购买大明的战争公债都是心甘情愿的,完全是出于知恩图报的一片至诚。

    驻防八旗的统领更大发豪言壮语:“其实我们手里还有差不多十万两白银,只恨国公的债券太少,不然我们还真想再多买一些。”

    本来大家都笑眯眯地听着,但满洲太君此言一出,不少人的笑容顿时僵在了脸上,连高明瞻都脸色发白。

    “哦?”邓名微笑着,目光从这些人的脸上缓缓扫过。

    邓名目光到处,大家又纷纷呲牙咧嘴,向保国公献上谀笑,高明瞻也竭力隐藏不安,大声附和道:“正是,正是,下官们还有白银十万两,如果国公还有公债的话,我们还是要买的——借钱给国公,既帮了国公的忙,还有利息赚,这不正是国公倡导的双赢吗?”

    “多谢,多谢。”邓名向他们拱拱手:“不过你们手里也不能不留些钱啊,不然翡翠的生意周转起来也是麻烦。”

    会客到此结束,邓名请他们在船上用顿便饭,让坐了几天船的明军士兵也分批到岸上溜达一会儿,等邓名送客人们回城后再登船继续征途。

    “川军的弟兄们,来吃碗面条吧?”

    宋梁的周围,不少重庆清军又摆起了他们的小摊子,想做点小生意。

    还有几个大汉耍起了把式,给上岸小憩的明军士兵解闷。靠着一身出神入化的杂技引来阵阵喝彩后,这些清军士兵向明军士兵抱拳行礼:“诸位弟兄,有钱捧个钱场、有人捧个人场。”

    看到明军士兵真有人掏出欠条,宋梁也心中一热,脱去上衣,露出身上的锦绣来。随着他舞动双臂,刺青的猛兽好像都活过来了一般,引起了阵阵喊好声。

    虽然是老资格的战兵,但上司发给宋梁的军饷有一半是用四川的战争公债抵的。而且长官说以后还会照此办理,一直要等到邓名得胜归来赎买债券的时候,才能恢复用白银发饷。那时候士兵手里的债券也可以变现。看着手里的债券,宋梁等人也只能盼着邓名狠狠地发一笔财,然后回来赎买他的债券了。不过这倒也不全是坏事,至少用债券发饷时长官没有像发白银那样克扣,就是辅兵也拿到了他们的一份——以前辅兵的军饷七折八扣就差不多没了,但这次从将领到军官都对债券兴趣不大,所以基本足额发给了。也就是战兵一半白银、一半债券,辅兵两成白银、八成债券的区别。

    “一定要打赢啊。”

    “谁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伐清简介 >伐清目录 > 第16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