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邓名还要和清廷继续打仗,不能为了佃户去得罪胶东的缙绅阶层,他给自己的定性是帝国主义者而不是革命者。而城市的大侠也可以在议院中有一席之地,只要他们和缙绅一样为扶清灭明军提供军费,那他们就可以有代表权,提供不了军费就没有。
至于于七带来的几万难民,邓名极力游说缙绅议院从中抽取精壮者编组成军。有不少缙绅对此感到担忧,因为现在停火谈判已经开始,他们担心继续扩军会引起清廷的仇视。
“虽然我们在和清廷谈判,不过你们猜清廷现在打的如意算盘是什么?”邓名对大伙儿进行了启发。
清廷从来就不是靠以德服人来获取天下的,而是他的凶恶名声,所以缙绅们很容易就猜到了,清廷多半还是琢磨要在江南和山东战场都取得胜利,然后把胶东的义军镇压下去,同时迫使邓名在谈判中让步——如果实在无法彻底歼灭邓名的话。
“清廷肯定想着剿灭扶清灭明军,然后再维持那时的胶东‘现状’的,所以你们要想保住身家性命,最好是具有攻破济南,截断漕运的实力,那样清廷就该求着你们退回胶水河以东,答应你们提出的条件了。”邓名努力推销着能战方能和的思维模式:“到时候你们只要不贪心山东更多的领土,应该很容易和清廷达成招安协议。”
“我们对青州府没有想法。”缙绅议院又一次被邓名给说服了,他们纷纷保证对朝廷的领土没有更大的野心,只是想保住登州、莱州的一亩三分地。邓名也相信他们的表态。如果不是担心登州府剿灭了于七就掉头朝着义军杀过来,莱州府的缙绅对于离开本府作战都没有多大兴趣。不过莱州府和登州府的缙绅对青州自治没兴趣,不代表被“解放”后的青州缙绅没兴趣,只是这件事也轮不到邓名去操心了。
除了一部分可以被招募成兵的人外,邓名打算把剩下的牙山难民安置到沿海地区去。由于沿海地区已经荒无人烟,给闽军的运输和筹集粮草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而且也影响四川商人和自治的胶东做生意。
至于安置费,邓名认为应该由缙绅议院付出,不过这件事需要邓名来牵头,因为缙绅议院对自己的土地和招安以外的事情都漠不关心。
“看起来,只有继续在胶东维持禁海令了。”邓名开始游说缙绅议院继续执行清廷的禁海令,因为清廷在迁界禁海的同时,也免去了这些地方的赋税。
“扶清灭明军的宗旨是效忠朝廷,既然禁海令是圣旨,那当然要继续执行,不然不就是叛贼了嘛。”邓名把那些住在距离沿海地区比较近的缙绅们召集起来,给他们进行动员:“既然禁海令要继续执行,那么自然这些地区不能抽税,即使缙绅议院也不能抽税,而且海都禁了,那当然没有渔民或是海贸。”
简而言之,如果有一些缙绅组织人手去禁海区种地、捕鱼,自然都是免税的,甚至就是建立工厂,从事海贸,比如参与邓名的军火和食盐买卖或是参与翡翠和象牙加工,当然也不用纳税。
第034章
糊涂
济南,十二月十二日这天,胶东的缙绅们聚集在莱州,邓名正在试图说服他们继续支持禁海政策的时候,祖泽溥接到了来自徐州的捷报。
最近一段日子,祖泽溥称得上是度日如年,因为他手中的精锐兵力已经损失殆尽,无论是被明军攻下济南或是切断漕运,等待他的可能都不仅仅是乌纱帽落地了。因此,扶清灭明军虽然是不折不扣的乱党,但祖泽溥却睁着眼睛说瞎话,硬是向北京汇报说这可能是一群自发成立的支持清廷的义军,如果扶清灭明军出现了什么不应有的行动,也可能是受到了明军的蒙蔽。
祖泽溥很清楚,辅政大臣对他的报告连一个字都不会相信,不过返回来的圣旨却勉励有加,指示祖泽溥要灵活地采用“诛其首恶,赦免胁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