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42章
位华侨,本身就是搞收藏的。

    时欣然所有展出的作品都是十到二十张的限量。

    有的甚至是只有五张六张或者是独版。

    在摄影作品收藏圈当中,大多数摄影师会限量在五百张之内,量越少价值越高。

    这也是一个摄影师的信誉保证。

    之后的杂志插画、翻拍等等是不算在内的。

    要的就是原版,底片洗出来的。

    华侨也毫不意外的被拦住采访。

    他操着不太熟练的国语回答,“任何一个流派刚出现时的作品都具有收藏意义,之后无论出现的作品多好,超越多少,都只能算是跟风和模仿。”

    他的话一出,有人就不淡定了,兜里有点钱的就开始跃跃欲试。

    他们的关注点不在于新流派的出现,而在于“收藏意义”几个字上。

    掏钱买自已能买得起的照片。

    记者们也兴奋了,更有话题度了。

    如果说土大款是不懂装懂,杜导演是为了支持同行,那么收藏家呢?

    难道真的是因为有敏锐的触角而押宝在一个年轻摄影师身上?

    谭云骞走到时欣然的旁边小声问,“媳妇,那人你认识?”

    时欣然摇头,要不是因为不认识,她得以为是自已找的托。

    但是收藏圈也是有炒作的。

    把一个作者或者收藏品捧高,收藏家趁机渔利,都是套路。

    就像后世的一些搞艺术的人也会炒作自已,让自已的作品升值。

    那位华侨还特意让时欣然在照片上签名,没要相框,将照片卷在画筒里带走。

    走时还对着时欣然微笑,“希望时女土早日名扬四海,你的作品也会不断升值。”

    “借您吉言。”

    一天下来卖掉三十四幅,听着并不多,但是钱数加起来却是两万多块。

    第三天一开门,来的人更多了,有昨天没带钱今天又来买的。

    滕先生也来了,和时欣然签合同,版权期为五年。

    合同的内容只有车总编和张会长知道,对外一致保密。

    三天个展一共来看展人数有一万多人,共卖出去82幅作品。

    卖出去的作品并不多,但是单价高。

    作品从几十块到两千多块的都有,一共收入将近四万。

    美术馆的场地租赁费、报刊的广告费、裱框、冲印、道具、胶卷、税款等费用一共四千。

    既然变成合作,时欣然自然也把拍摄的成本费算到里面了。

    不然有的人还以为她没成本呢。

    协会分走三成,一共是一万出头,剩下都是时欣然的。

    张会长将钱用报纸包好,“这些钱我们可以再举行一次年轻摄影师的集体摄影展,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他意味深长地看着大家,“搞艺术的人谈钱确实俗气,但是有了这些钱我们却可以安心搞艺术,这也是一种鱼和水的关系。我希望大家都能摆正心态。”

    之前反对的那些人都沉默了,他们可以说视金钱如粪土,但是又不得不承认钱真的是个好东西。

    每次的摄影展费用都要多方筹集,会员的那点会费在活动资金中是完全不够看的。

    向财政申请或者企业捐赠,钱不是那么好到位的。

    像是要举行计划外的摄影活动费用相当难申请了。

    有人不自觉地瞟向时欣然,自然有红眼的,自已干了一辈子摄影,所有工资加起来都没她这三天赚的多。

    其实看到钱眼红是一方面,最不服气的是对方太年轻。

    时欣然很淡定地收好钱。

    这点钱她现在根本不放在眼里。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八零娇妻驭夫有道简介 >八零娇妻驭夫有道目录 > 第14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