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奖的女摄影师本就不多。
都说拿奖是虚名,但是名气带来的利益却是实实在在的。
要不然“名利”这个词咋来的?
来看展的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要么是手拿邀请函,要么是付了高昂的门票,想进德勒画廊看展门票自然不低。
时欣然对着话筒,看着来看展的观众面带微笑,“欢迎各位女土们和先生们,很高兴能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和大家相聚,感谢你们能来参加我的个人摄影展……”
说的不过都是一些场面话,致辞完毕个人摄影展正式开始。
开始以后的场景震惊了两口子。
德勒画廊的销售人员都是年轻漂亮的姑娘,一个个的跟选美出来的一样,每个人都会说好几国语言。
约翰森给她们的作品简介都背的滚瓜烂熟,每卖出一幅作品她们就会得到相应的提成。
她们能精准的试探出买家是对一幅作品的构图、色彩还是精神价值感兴趣,有针对的去解说。
小嘴巴拉巴拉说个不停。
约翰森写的作品稿也相当有水平。
有的照片时欣然都说不出拍的是什么意境,但是被约翰森一美化,她才感觉自已的作品竟然这么有深意。
要不说艺术工作者只适合安心搞艺术,又会创作又会推销的极少。
想要卖出自已的作品,提升作品价值就要找专业的人去做。
自已去推销不但掉价,还有老王卖瓜的嫌疑。
开展不到两个小时,已经销售出去十五幅作品,其中一幅和杜导的是同款,六十寸,定价十一万克朗。
剩下的有几幅画意照片,差不多几千到两万克朗一幅。
如同水墨画的黑白山景照,宛如仙境的组合照。
老外们对这种照片似乎格外感兴趣,就像对华国名师大家的画作一样。
约翰森陪着他请来的几个收藏家在看作品,一个头顶透亮的大鼻子中年男人在《太极四象图》前面停下脚步,仰头看着,眼里带着惊讶。
“这幅作品只有三张,一张被大赛组委会收藏,还有一张在时女土手里,剩下的一张就是挂着的这张。”
挂着的这一张版号是33,也就是第三版,是一幅长一米八,宽一米的巨幅照片。
约翰森将他润色过的说辞讲给男人听。
男人听完顿时来了兴趣,约翰森又从助理的手里拿出一本英文版的《山海经》递过去。
男人翻看着手里的《山海经》,嘴里不断发出赞叹声。
这是约翰森听了时欣然的创作背景之后特意找来的。
一本不到两百克朗的精装《山海经》让男人对这幅作品又多了一层滤镜。
但是男人没有立刻购买,跟着约翰森继续欣赏其他作品。
他买下了一组时欣然在北极村拍摄的拜尔开一家的照片。
一套五张,起名《森林深处》,标价两万五千克朗。
原始的大森林,白桦树和兽皮搭建的撮罗子,骑在麋鹿背上的笑得开心的孩子,露着豁牙子。
撮罗子前点着篝火的正在认真烤兽肉的男人,以及旁边抱柴火的女人。
再次转回来,男人又看了那幅四象图足足有一分钟,“这个我要了!”
约翰森立刻微笑,“好!”
立刻有美女过来引着男人去交钱。
款项都由画廊代收,展会结束后再由画廊统一邮寄或者买家自提。
时欣然表面淡定,内心翻腾地看着男人去交钱。
又转头看看身边陷入沉思的谭云骞。
“想什么呢?”
谭云骞立刻咧嘴笑,“我觉得我们也可以开个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