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很像一人手笔。
为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徐斯考虑,要不然买一个临街店铺给静姝做生意算了。
遮阳挡雨,还不用害怕风吹日晒。
他将这事记在心里,一有时间就在附近各个街道巡视,瞄看有无合适店铺出售。
张婶得知有人搞黄了静姝的小摊,当即在院内破口诅咒,骂缺德小人以后生儿子没屁眼。
替静姝骂完,话题又回到贾婶家。
金华抱着儿子坐在梨花树下,闻言说:“反正我不回去,拖也要拖死他们。”
第19章
买店铺
“他们万一来闹……”
金华接过她妈递来的糊糊,一边喂儿子一边撇嘴不屑:“刘有才没钱,他妈更是,我那公公又是只铁公鸡,哪里舍得把钱给他儿子住招待所天天就为闹我。”
“他们家下不了这个血本。我啊,就拖着,拖到他们自动来跟我办离婚。”
静姝侧目,意外金华也有强硬一面。
而且她最近发现,贾婶枯萎的生命好像重新注入活力,有女儿外孙需要照顾,她竟然开始找张婶打听零散活计。
之前静姝听徐斯说过,李爷爷是附近琉璃厂老员工,退休工资不少,贾婶的老公和徐斯爸爸情况差不多,贾婶跟李奶奶就靠着那笔抚恤金生活。
现在女儿回家,外加一个小外孙,负担开销变大,光吃老本,总有坐吃山空的时候,于是乎,贾婶琢磨上哪儿打点零工,赚钱贴补家用。
张婶有门路,平时在服装厂接零工,主要做缝纽扣,一件衣服五分。
如果针线活差劲,可以找糊火柴盒,或者做塑料花。
糊火柴盒一个两分,塑料花一个三分。
贾婶贪心,打双份工,上午糊火柴盒,下午弄塑料花。
金华哄好孩子,有空就帮她妈一起做,两人合力,满打满算三十天,可以赚近百块。
可惜数量有限,顶破天,六十算最多。
贾婶建议静姝加入零工大队,“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赚点钱,到时候冬天来了,用钱地方多着呢。”
静姝过去二十一年均在南方生长生活,对于北方过冬,她确实不太清楚要提前准备些什么。
陪张婶贾婶唠了会嗑,又帮金华看了会小孩,到四点半,静姝拍拍屁股起身,准备去煮饭。
今天炒两个菜,红烧全茄子,加蒜蓉辣椒粒,下饭又开胃。
一碗丝瓜汤,清香味美,解暑解腻。
城里没有土地开荒种菜,除了院里搭棚的黄瓜外,其他任何蔬菜,全指望外边菜站和集市。
难怪老人常说,城里其实没有看上去那么好,哪哪都要花钱。
静姝现在没进项,下意识开启节省模式,具体体现在饭桌上已经连续两天只见素的,不见荤腥。
徐斯放学回家,视线在两盘菜中间来回穿梭,舔了舔下嘴唇,抬头问老婆:“咱们就没钱了?”
静姝握着筷子,瞪他:“这菜难道亏待你了?”
“没有没有。”
“就是……可以适当加点瘦肉炒炒,我最爱吃你做的辣椒炒肉,肥瘦相间的五花,想想就流口水。”
静姝用筷尖戳开茄子,撕下一条,夹入徐斯碗里。
“尝尝,绝对不比辣椒炒肉差。”
徐斯顺从地夹起茄子放进嘴巴,细细咀嚼,确实不错,辛辣开胃。
“只是……茄子无论吃多少遍,肉到底是肉味儿。”
“行啦,明天清早我就去集市,看看能不能抢到猪五花。”
瞧把他怨念的,不过两顿没沾荤腥而已。
“对了,下午回来路上看到一家临街铺面出售,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