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36章
    还有个政策,是针对资本市场的,也就是开放了股票市场,这个举措使得国内企业可以直接融资,扩大企业市值。

    对于这些,江柠没有讲太多,因为很多政策,于现状的他们而言,其实用途不大,哪怕对于现在现有资产最多江国泰来说,也是一样,他前些年通过砖厂确实赚了不少钱,这个砖厂也还在持续为他赚钱,因为现在本来就是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时代,砖厂永远少不了客户,但他赚的这些钱,目前通通都被他投入到了高速公路这个工程项目之中。

    如果说砖厂是为他累积了初始资金,建造高速公路的项目,才是他起飞的开始。

    不过倒是有个和银行相关的政策,或许可以助现下缺钱的江国泰一臂之力。

    江柠讲的这些,江国泰和江镇长现下半点风声都没有听到,当然没听到,这个时代的消息传递本就慢,从中~央传到地方,更是需要不短的时间,江镇长作为一个古老县城边上的一个小镇长,他的消息来源渠道,也就是县里,这其中一层一层,能够到他耳朵里的政策,不说全国的镇长,至少基本上由各种报纸、《新闻联播》传遍全国了。

    他们也不敢相信全是真的,很多在后来人看来非常明显的政策变化,可在当时的局中来说,就像是温水煮青蛙,它是理所当然和水到渠成的,就好比买房送蓝印户口的政策,在后世,想落户沪市、京城、深市这些地方,条件多难啊?就连买房都不能落户了,要学历,要特殊人才。

    对于此时的人来说,买房送户口就是应该的,送户口都没人买,更别说未来不送户口了。

    他们有钱别说去城里买房了,他们头一个想到的,就是把老家的房子修建的豪华气派,为了所谓的面子。

    衣锦不还乡有如锦衣夜行。

    可江镇长和江国泰又是比一般人,多些见识的,他们要对国家一些政策要比普通人更敏感些,比如江柠说的取消福利房的政策,单位福利分房政策持续了这么多年,身处在局中的人,谁也不会想到这个政策会说取消就取消,但跳出这个局内,沿着江柠的话,深入的想一想,就知道,这个政策是施行是势在必行的,毕竟各地为了促进房市的发展,都送蓝印户口了,那么为了促进房市发展,取消福利分房政策,又有什么不可能?

    江柠笑着说:“如果四伯和阿叔有余钱的话,可以先去沪东买套房,沪东发展迅速,等过两年沪市房价起来了,阿叔和四伯需要钱,再将沪市的房子抵押给银行,再拿钱生钱。”

    江国泰此时将手里资金全部投入到了高速公路的建造中,哪里还有钱去沪市买房?高速公路目前的工程款只给了百分之三十,工程建造到一半的时候,会给接下来的百分之三十,最后的百分之四十,要等这条高速公路完全完工之后,并检验没问题,才会全部发下来。

    江国泰为了接到这个工程,方方面面的打点都花了不少钱,各处使力,工程的建造也属于自己还往里面垫资状态,手上虽有盈余,可这点盈余,也不过是刚够他自己目前的一大摊子的花销罢了,当然不可能全部投入进去。

    之后江柠说了关于银行贷款的政策,倒是让江国泰眼睛一亮,这一年,国家拨款近叁仟亿,给各大银行,由银行向下面厂子和私营企业贷款,促进经济发展。

    如果能够从银行贷款的话,那么他就可以先贷款,将沙河河滩的这块宝地先拿下来,这今后简直就是一块源源不断的巨大财富。

    他看到江柠对他露出意味深长的笑,自己也不禁笑了起来。

    他这个侄女可不是不懂,她是太懂了,在提点自己呢。

    这个时候,若没有银行政策,他又哪里会想到,从银行贷款来承包沙滩,开沙厂?

    此时的人,对于从银行贷款这件事,是深深惧怕的,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简介 >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目录 > 第13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