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73章
意冒头试一试的几户人家,先种个几亩地试试。

    江大伯娘会去试,是因为这件事的点子,是她侄女儿自己提的嘛,加上她自己本身就擅种植,就想种个两亩地试试。

    等专家来带着乡民们,将适合的品种的枸杞子种植下去后,随着一场一场的春雨下来,差不多也到了明前茶采摘的时候了。

    先不说去年新种植的茶叶品种情况,就是他们火炉山的老茶树的茶叶,也都到了要采摘的时候了,必须赶在清明节之前,将它们的嫩芽儿全部采摘完。

    明前茶是茶中上品,受虫害少,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所以市面上,又有‘明前茶,贵如金’的说法。

    江国泰非常重视这次的明前茶采摘活动,因为等明前茶采摘完,茶叶制作完毕,差不多就是央视的人,过来为《白蛇传》拍摄取景的时候了。

    江柠为了宣传‘五公山’,作为编剧之一的她,还在里面不动声色的添加了一场关于‘五公山’庙宇的戏,来宣传‘五公山’,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在不影响剧情的整体完成度上的。

    一切广告背景,都是为了剧情服务,只有剧情好看,这些宣传才会有效果,不然一切都是白瞎。

    所以江柠非常重视剧情,绝不瞎改。

    况且,李制片和袁凤、唐姜两位编剧也不可能让她瞎改的,她改完后的剧情,都要经过唐姜、袁凤两位编剧重新润色审核,李制片和导演两人看过审查过后,能不能通过,由他们说了算。

    反正现在看样子是都审核通过了,后期的剪辑,还需要导演他们亲自把关。

    一九九年的春天,江国泰整个人忙的简直分身乏术,他将自己的所有亲戚朋友都利用起来,就连他最会偷懒的爱人沈红云,都给拉到公司当财务总监,总领所有财务去了。

    他们这种以家庭,家族模式的企业就是这一点不好,里面各种关系错杂,在起步阶段,有这些亲戚朋友帮衬,会起步的非常迅猛,但通常也会埋下许多祸患。

    不过此时江国泰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他真忙不过来。

    除了安排十里八乡的婶子们去采摘茶叶,还要定制各种茶叶包装礼盒。

    ‘五公茶’的LOGO和‘五公茶’这个品牌字的设计也都由江淼叫人做出来了,全部都在找了工厂加工加点的制作,作为送礼佳品,务必给人一种很贵很高大上的感觉。

    现在的‘五公茶’实际上分为好几个品种,第一种就是原‘火炉山’的特产,‘五公茶’,第二批就是去年八月到十一月底新种的几个品种。

    是的,去年新种的茶树种类,并不只有一个品种,而是成为农业大学教授们的试验田,因各个田地的地块不同,光照和水土不同,被这些教授专家们,分别插签儿,叫做‘五公一号茶’‘五公二号’‘五公三号’‘五公四号’‘五公五号’。

    是的,这些专家教授们,取名就是如此的简单粗暴,它们要从这些适合这里水土的新品种的茶叶中,挑选出最适合这里土壤生长,又与五公山原茶叶口味、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含量更高的茶叶品种来。

    是以这一片片的试验田的茶叶采摘,都要请这些年年年到了春天,就去南方以采茶为生的专业采茶女们,过来采茶。

    农科大的教授和农业局的专家们,也都在清明之前,早早来到了江家村的火炉山,去观察这些茶叶的生长,记录它们的数据,又叫人采摘一些炒好后,带回去检查它们的各类氨基酸含量和其它应养成分对比其它同类茶叶的差别。

    今年他们要给央视那些来的人送的,就是他们采摘的老‘五公茶’,老‘五公茶’,不论是口感、色泽、营养各方面来说,都更有保障,不会翻车。

    这个清明,依然是江柠没有回去的清明。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简介 >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目录 > 第17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