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章
大姐钓的,二哥笨蛋,只钓了两只。”

    二牛在后面冲三牛挥舞拳头,用眼神威胁他不准说。

    李大成捋了捋胡子,“那今日让你奶奶他们做煎小鱼吃,咱们大丫有大功劳,单独给她留一条大的。”

    “我去找奶奶!奶奶,今晚有鱼吃了!”二牛欢呼着往家里跑。

    “大丫怎么不和二牛一起去啊?”

    “爷爷,这是我们在河边挖的茅草根,已经洗干净了。”

    李大成有些惊讶,接过用柔软的细草捆成一捆的茅草根,“正好,医馆里面快没这味药了,你可帮爷爷的大忙了。”

    大丫不好意思地说:“是我们一起挖的,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大丫踟蹰,犹豫着,站在医馆台阶下扣手指头。

    李大成疑惑:“大丫,你怎么还不进去?”

    大丫终于鼓足了勇气,“爷爷,河沟子里的水少了很多,到现在又一直没下雨,今年是不是要大旱了?我们是不是要逃荒了?”

    话说出口,就顺利了很多,大丫一口气把这些日子的担忧倒出来。

    李大成惊讶,“这话是谁告诉你的?”

    “我听镇上的人说的。”至于是谁,都有可能,毕竟大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闲谈,是不会在意旁边到处乱跑的小娃娃的。

    李大成慈祥地看着小孙女,“大丫,今年只是最近不下雨,耽误了粮食的长势,大家担心而已,指不定哪天就下了。而且,”

    李大成蹲下来压低声音说,“退一万步说,就算今年一滴雨都不下,咱家也能挺过去。逃荒是万不得已的选择,能活下去,没人愿意背井离乡。”

    大丫消化着李大成的话,后知后觉,对啊,我家可是有百亩良田的人家,爷爷又开着附近十里八村唯一的医馆,真要逃荒也轮不到我家。而且,大丫知道爷爷和奶奶一直都有存钱的好习惯,她曾不小心见过奶奶存钱的瓦罐,沉甸甸的,里面的钱肯定不少。但是她又想到,真的闹饥荒了,钱就不值钱了。

    “爷爷,我们是不是要多买些粮食,干旱一来,粮食就贵了,现在买了,以后粮价上涨,咱们还能卖出去挣钱。”

    大丫知道自己又在说胡话了,但是粮食总不嫌多。

    李大成笑道:“爷爷知道了,还要多谢大丫提醒爷爷呢。”

    大丫的脸“蹭”地红了,是不好意思了。

    庄户人家一般一日两餐,只有大户人家才一日三餐,所以大丫和二牛钓的鱼,留到了晚饭才吃。

    得益于刘氏娘家是屠户,李家一直不缺猪油吃,大丫面前有一整条用猪油煎的焦焦的小鱼,香喷喷的,扑鼻诱人。这是她钓鱼有功的奖励。

    李家不算大户人家,也不讲究那么多,热热闹闹一家子全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桌子是四四方方的八仙桌,大人一人一个座,小孩子只能夹在中间做。

    如果李伯山和李子晏回来了,位置不够,王氏他们三个李家妇就会去厨房吃。

    其实大丫更喜欢去厨房吃,因为陈氏会在炉灶里给她埋块红薯,红薯烫熟后吹掉上面的草木灰,软糯香甜。

    每到这个时候,大丫都会发自内心地感谢前朝的穿越者。

    等到李大成动筷后,其他人才开始吃饭。吃饭讲究食不言寝不语,当然,李家并非大户人家,没这么多讲究。

    大丫挑了鱼身上最细腻的一块肉,放到陈氏碗里,小声说道:“娘,你吃。我人小吃不了这么多。”

    二牛看了眼大丫,像是明白了什么,有样学样,也把自己碗里的鱼肉夹了一筷子给王氏。

    李大成看着眼前和乐融融的场面,心里乐呵呵的,心思一转,说道:“我意欲为大丫起个名字,鱼娘二字如何?”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古代逃荒种田记简介 >古代逃荒种田记目录 > 第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