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64章
过,毫不客气地嘲笑道:“哈哈哈哈哈,李子昭你叫的也太矫情了。”

    鱼娘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关你屁事!二哥咱们走,别理他。”

    她拉着二牛的胳膊急匆匆出了郑夫子的家门,“那个人叫什么名字?管的也太宽了。”

    二牛帮她背着布包,“我休息的时候打听了一下,他叫冯山,家里在街上开布庄。他家因为只有他一个孩子,平日里待他很骄纵,所以他就有点心高气傲,看不起学堂里的其他人。学堂里的很多人对他都有些不满。”

    原来是个被惯坏的熊孩子,鱼娘心里明了,这样人以后有的是人收拾他,她担心二牛被冯山排挤,“二哥,这个冯山有没有欺负你?”

    二牛把上午发生的事憋在了心里,论调皮捣蛋,冯山在他面前还嫩着呢,他虽然决定以后要小心谨慎,不过不代表就要一直忍气吞声,若是冯山真的惹急了他,他自然会找机会狠狠地教训他一顿。

    “没有,你别担心我了。”

    两人手挽着手往家里面走去,路过街角,闻到一股扑鼻而来的卤肉香,走近一看,原来是卖吃食的小贩出摊了。摊子旁围着几个急切的学童,都是刚刚下学,从郑夫子家里跑出来的。

    路过街角再往前不久到家了,回到家里后,刘氏他们已经把饭都给做好了。

    南方稍富裕一些,云阳县城内的百姓一日吃三次饭,若是还在遂牧郡,中午这顿饭是不吃的,饿了也只是喝点水填填肚子。

    刘氏对此颇有些不满,用她的话来说,“这些人就是作的,非要浪费粮食,两顿饭怎么就吃不饱了?”

    李大成劝她:“入乡随俗,咱家是要在这里长久过下去的。大人吃两顿饭不要紧,大牛他们可还在上学呢,被同窗们看轻了怎么办?”

    如此这般劝说,刘氏才心不甘情不愿地答应每天做三顿饭。

    今日午饭倒也简单,杂面擀成面条在滚水中煮熟,又烫了几片菜叶子盖在上面,如此一顿简单的午饭便做好了。

    饭菜虽然简单,李家人却都没有抱怨,能多吃一顿就谢天谢地了,还想这么多干嘛,就连最小的二丫也是埋头一个劲地吃。

    二牛最近不怎么说调皮话了,只剩下三牛有时在八角桌上吃饭时叽叽喳喳的。

    三牛喝光碗里最后一点面汤,眼珠子滴溜溜地转,甜言蜜语张口就来,“奶奶,你做的饭太好吃了,比客栈的饭好吃多了,我都没有吃够。奶奶,锅里面还有吗?”

    刘氏听到前半句话喜上眉头,听到后半句话脸色瞬间变得阴沉,在鱼娘看来,她变脸的速度比川剧绝活还要快。

    刘氏板着脸,气鼓鼓道:“没有了,一个个的胃口这么大,再不省着点粮食,咱家迟早要被你们给吃垮。”

    三牛说得再好听都不能打动刘氏坚硬的心,在抠门这个事上,没有人能比得过刘氏。他也没有伤心,能从奶奶手里扣出饭的人在他们家还没出生呢,嘻嘻哈哈跳下板凳就跑院子里面玩泥巴去了。

    李大成吃完最后一口饭,放下碗筷,擦了擦嘴,慢条斯理道:“我今天去街上转了转,想要在咱们房子靠街的地方开个医馆。”

    李伯山想了想:“爹,咱们那边虽然靠街,但是是一堵墙,怎么开医馆?难道要把墙给拆了?”

    李大成点点头,“我有这个想法,只是官府不一定能批准,所以我准备先去衙门里找人问问,实在不行了就在其他地方租间屋子。”

    李仲海道:“爹,我这两天去街上面看木材,顺便留意了一下附近的医馆。云阳县内有两个大夫最有名望,他们的医馆一个在城东,一个在城西。

    咱们家靠近东南方向,住的这条街没有大夫,大家看病都爱去找城东的卫大夫。爹,如果你在这开个医馆,只要名声传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古代逃荒种田记简介 >古代逃荒种田记目录 > 第6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