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5章
是怎么了?同那孟家小姐吵架了?”

    “你别诨说,她是同我有要紧事相商,”卫淇将信叠好,夹进书页里,又转过头问,“竹苓走时可还和你说了什么别的话?”

    “竹苓姑娘说,若公子要回信,还望亲自交予她。”

    卫淇思忖片刻,吩咐昌恒道:“你赶紧乘车追上竹苓,问她何时得空。”

    “好。”

    昌恒抬腿就要往外跑,又被卫淇叫回来:“对了,你再去打听打听府里有没有什么来过什么道士法师,最好是能在宫里说得上话的。”

    魏晋以来,世家大多崇尚道法,结交方外之士不是什么上不得台面的事情,甚至还会被奉为美谈。

    可卫家以儒学治家,不语怪力乱神。卫老爷平素最看不惯那些纨绔子弟整日里不务正业,炼丹画符,追求长生,并不许子女掺合这些事。

    昌恒遂疑惑道:“公子问这个做什么?”

    “你只消照做,其余的就不要多问了。还有,千万别让老爷和太太知道。”

    “是,我这就去办。”

    没过多久,昌恒就带话回来:“竹苓姑娘说,明日未时,天喜酒楼,静候君至。”

    昌恒顿了顿,又道:“道士仙师的事情,我一时半会儿还弄不明白,须等老太太回府再去打听。”

    卫淇颔首道:“也只能如此了。”

    次日,卫淇去往天喜酒楼赴约。进了雅间,并不见竹苓,只有一个穿着麻布裋褐的小厮背朝他站着。

    卫淇一眼认出此人就是孟琬,朝她作了个揖,温声道:“孟姑娘。”

    孟琬回身行礼,问候道:“数日不见,公子可安好?”

    “一切安好。”

    孟琬叹了口气,歉然道:“我本不愿以私事叨扰公子,可如今已然是走投无路,除却之外公子又认不得什么别的人……”

    卫淇宽慰她道:“不妨事的,我视姑娘为友。姑娘有难处,我自不会袖手旁观。”

    孟琬又道了声谢,才问:“我信中提及的事,公子可有门道?”

    卫淇面露难色,拢了拢衣袖道:“姑娘恐怕是有些误会,那日我去会真观许愿,只是从祖母之愿。我平素并不与道士和尚打交道,亦不通方术。”

    孟琬微怔。

    前世卫淇铁了心出家做道士,为此不知道闹出多少是非来。

    他后来的妻子,郑氏的侄女郑妙言有段日子三天两头地跑到寿安宫哭诉,把郑太后气得大发雷霆,数次降旨申斥,甚至差一点把卫淇拉出去用大板子打死。

    可卫淇是个硬骨头,被打得血肉模糊也不肯放弃上山修道。郑太后拿他实在是无招了,叫来卫父写了和离书给郑妙言,听凭其改嫁,才算把这件事揭了过去。

    孟琬原以为卫淇对修仙一事如此执着,应当是自少时就喜好黄老之学。没成想他此时竟对道法一窍不通,不觉暗叹世事无常,沮丧之情溢于言表。

    孟琬黯然道:“那我再问问旁人,公子费心了。”

    “此事也不是十分难办,只是多需些时日。”

    “可我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

    “未必。”

    孟琬抬眸,“公子这是何意?”

    卫淇问:“你可还记得会真观刺杀郑贵妃一事?”

    “自然。”

    “此案正好是家父与刑部侍郎主审,”卫淇一边回忆一边说道,“那刺客轻功了得,宣威卫的人搜遍了整座青云山,却是连一个脚印也没看见,唯一的证物就是射向郑贵妃的那支箭。”

    孟琬若有所思道:“国朝尚文抑武,不许民间藏匿武器,所有的兵器盔甲都须兵部统一登记造册,再由专人看管。各个卫队的兵器形制虽大同小异,但仔细辨认还是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和前世宿敌成亲后简介 >和前世宿敌成亲后目录 > 第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