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长,会行走,会说话——石头是土壤,是水,气体,是世界的骨架……

    他如今站在这座石塔面前,嘴唇战栗着,脑海干渴而躁动。他逐渐心生出三个无法打消的疑问——

    这些石头为什么来到这

    它们是怎样来的

    它们背负着何种使命

    他是素来分不清天空与海洋的,于是觉得浑身阵阵颤栗,仿佛石塔支撑起整个天空的奔潮涌动,使其不至于倾泻下来一样。

    环顾四野,河谷里无数颗的石头沉默着,被踩在脚底。这一幕颇具哲学与艺术色彩,若视远方公路如无物,这空间里,就只剩下一人,一塔,上下天地一片而已。

    他不敢再靠近石塔,对这肃穆的氛围恐慌了,好像幽闭恐惧,又不舍得移开脚步。僵持半晌,所幸双腿的麻木颤抖打破了困局,他径直回头上车去,掏了火机,含着烟忘了点,终于逐渐重归平静。

    孤独呢。

    他这时又随意漫步在距石塔相当远,但看得见它的一个圈里了。瞧,夜空中眨巴着许多许多的星。没有车经过了。他想,这种氛围倒不坏。虽然逐渐有阴云聚集,气压也低了。

    踢了脚空气,信手捏了一块地下的石头边揣摩边思索。石头为什么来到这他刚刚莫名想到这个问题。这样的问题很抽象,很虚妄,让人一下子抓不住方向。就像,人为何活着呢释迦牟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出了家,结果得到的结论是人活着为了涅槃,就是放下欲望接受痛苦。这简直近乎开玩笑了。

    以前住在城市里的时候,他总会突然感到失落。感觉自己没事情做,感觉街上的人都有他们的事情做。有人注意过道路两旁的楼究竟有多么高吗很高,很高就对了。那是能遮住星星的高啊。他觉得他是有幽闭恐惧症的。有些喘不上气,感觉出门只是为了骚扰别人。他想啊,有没有更有意义的事,却发现除了荒度时间便没了。他这么无聊。他悲伤得就要死了。

    所幸有石头哇。石头好,石头有种种形状质地有不同颜色。石头,可能是平凡的。石头是沉默的,忠实的,永远听着他倾诉。

    石头,请问你们从何处来

    石塔,请问你的名字

    佛陀有些悲观,如果仅以他这点对佛陀的粗浅认识来看。不过,活着总得死,这一点是不错的。他不安得想,想到石头生命长久不消散,便有些嫉妒有些怒火中烧,这也是很不愉快的。过去他想,人活着都得为别人,为别人才能使自己得到超生。现在大家都这么想吧但人们只是自顾自发挥着建筑的本领(这使他联想到那座石塔的结构),把森林变成钢铁与教条铸造的监牢,让生活都变成一个连绵不断的宗教仪式了呢。心生恶寒,妈的,这世界怎么这样!

    现在他又有些害怕月光了。夜海的沉默不像石头那样令人安心,空旷不能缓解那种压抑,反而带来了虚无的体验。孤独,这座石塔在这里很孤独。一天的疲惫,身体上,精神上的,都像讨债的恶鬼般袭来,穷凶极恶的。

    他只好再次缩回车里,打量着自己新捡到的这块石头。这是块……圆滑的石头,想来经历过山川无休止的研磨砺炼。想起来,以前到过某国某片美丽的沙滩,那儿的地面都是彩虹色的。哈,其实是磨光滑的玻璃块而已,海水一次次冲刷就闪亮了……石头的故事,就是通过模样表现的。谁说人不是无论外表,无论心灵,都在冲刷中改变自己的模样。

    我们是时间的造物,造物主用创造之手,把时间砌合,接着化身成了我们。就像我们砌石成塔。

    还是不安,还是惶惶。他好累好疲惫,不知道怎样是好。夜是那样漫长,天居然逐渐下起了小雨。淅淅沥沥,淅淅,沥沥。滚滚的江流自山坡自云团里压下,汇聚成涌动的泥河,骤雨重山、气息交换,向远方去。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被放逐者之图书馆简介 >被放逐者之图书馆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