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拢,他震惊的自然是如今又冒出个新的王爷造反!
“你们家王爷在哪里,是不是也到泸州来了?”徐罡眼神中带着丝丝阴谋的味道。
“我们王爷身份金贵,怎么会来这穷乡僻壤!当然是在襄阳王府中了。”赵雷就像看白痴似的望了徐罡一眼,然后赶紧收起了自己的眼神,担心惹恼了他。
“襄阳王!!!他果然也想造反?”徐罡摸着下巴,眉心处都皱成了一个川字,子夷送过来的信上,已经提过襄阳王想要造反的事了,不过并未让他处理,却不想他还是涉入其中了!哎,皇帝可真不好当呀,一个二个都想造反,把皇帝拉下御座来,自己坐上去,不管输赢,赌的都是九族的身家性命呀!(。)
第一百四十四章供词
“继续说吧!”徐罡眼中厉芒一闪:“你们王爷到底想做什么?”
在赵雷的讲述下,徐罡终于知道了事情的始末
襄阳王名叫赵翊,乃本朝天子叔父,前朝天子幼弟,封王于襄阳已近四十载。康定元年他儿子看上一个女孩,便想得到她,直追到女孩老家端州强抢,且杀其全家,被刚出任知州的包拯判了铡头之刑,襄阳王为此亲到京城,求了官家半个多月,最后官家还是同意了包拯的判决。
于是襄阳王便怀恨在心,开始搜刮钱财,联络江湖门派,立下盟单,暗中养兵,意图意图谋反,及至私通蛮族、密会西夏大辽、刺杀朝廷重臣
加之冗官、冗兵和冗费问题,老百姓的负担加重,襄阳王只需要稍稍鼓动受苦百姓,便可聚起一支精兵,或策划一出暴动。这些年来,各地出现了许多士兵暴动、农民起义,大多数都有襄阳王的影子。
襄阳王的目的就是将这个天下搞乱,弄处到处民不聊生,到时他再登高一呼,起兵造反
徐罡越说下去,眉头皱得越紧,冗官、冗兵和冗费三大害早就包拯讨论过了,的确需要进行整顿和改革了,不能再苛剥平民了,否则百姓的负担越来越重,届时不需要襄阳王造反,天下便会乱了。
赵雷讲述的时候,徐罡便安排了人进行记录,当他说完后,一份十多页的口供便呈现在了众人眼前。
徐都头这是办了一个滔天地大案啊,一个不好,朝廷就要乱成一团了,许小天听得大气都不敢出一口,急急拉了他,小心翼翼道:“徐都头,你就是把这供词递上去,官家他会信吗?他能信吗?襄阳王在朝中肯定是有人的,而且这可不是小事啊,小心羊肉没吃着,反惹地一身臊。”
“谢谢许大哥提醒!”徐罡笑了笑:“相不相信,那是上将军和官家地事,他们自然会去评判,我们作为探事军一员,不就是为了官家探查天下的各种情报吗?不过有一件事情,请许大哥给上将军说下,看能否可行?”
他在许小天耳边轻轻说了几句,许小天面色苍白,浑身都带些颤抖:“徐都头,这样真的好吗?万一襄阳王是被冤枉的呢?”
“你放心,他绝对不是被冤枉的,这件事情你只管禀告上将军。”徐罡面色一狠:“到了这个份上,若是不逼一下他,他的狐狸尾巴可没那么容易露出来的,而且你也说了,即使我们的供词和人证都交上去了,襄阳王也可以矢口不认!你找些忠直可靠的人,到襄阳、京城去找些茶馆闲人、行商脚夫议论几句,相信这样的话题,一定会有人感兴趣,神不知鬼不觉的便叫百姓们知道襄阳王孽行!”
许小天无语,徐罡地意思他懂,这是通过造谣让官家防范襄阳王,逼襄阳王动手啊!帝王的疑心都是很大的,做出“宁可误杀千人,也不放过一个!”的行为也很是平常。虽然当今天子仁厚,在没有找到确凿证据前,肯定也不会对襄阳王怎么样。但襄阳王不一样呀,他会认为天子已经猜忌自己了,指不定便来个先下手为强!!
“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