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不会觉得她是个奇怪的女孩?
如果他问到更详细一些的细节,她应该怎么答复啊?
啊,好丢脸啊……
苏曈把鼻尖磨得泛红,按开手机守着对话框,等着巫时迁的回复。
这时的巫时迁也满脑子疑问,他想着难不成他醉了?怎么三个绿色小气泡在他眼里不停旋转着?
他确实很想问一些事,譬如你这小孩是什么时候加我的?3704
还有,你加我干嘛?
他回想起告别式那天早上吃到的那块巧克力,当时事发突然没有仔细琢磨,可现在想起,那巧克力还是他常吃的牌子!
所以这小孩一直悄咪咪地看着他朋友圈?!
哇!细思极恐!
他赶紧点开自己朋友圈,平时发东西他懒得分组,都是全世界都能见到的状态,不过他也不怎么爱发朋友圈,一个礼拜能发一次日常就算不错了。
手指飞快上滑,还好还好,近期他只是发了些风景照而已,而最后那条朋友圈,发的是一张路边小野花的照片,配文「R.I.P」。
是他在叶瑄的告别式之后,站在殡仪馆门口等着网约车时拍的。
没等到巫时迁的回复,苏曈跳回手机桌面,看着那朵从巫时迁朋友圈“偷”来的白色小野花发起愣。
如果巫时迁觉得她奇怪,她也不意外。
她确实很奇怪啊……
和她同龄的同学朋友们追星都追韩团里俊美的欧巴、电视里帅气的小鲜肉、乘风破浪人美声靓的姐姐,而她追的“星”却是名摄影师。
当然,在她心里,巫老师就是闪闪发光的大明星!一点都不输给那些欧巴和小鲜肉!
妈妈和巫时迁很早就认识了,所以苏曈想过,自己小时候应该是有见过他的,但那时的她年纪太小,一点儿印象都没留下。
她正式“认识”巫时迁,是从妈妈书柜里的那一本本上。
在叶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苏曈从小学五年级开始看,别的小孩在聊动画玩具游戏时,她都插不上嘴。但如果对方问她有什么好看的,推荐什么作者,她倒是能跟对方聊上大半天。
各种风格类型的书她都会看,言情、武侠、悬疑……对于一些无法理解的字眼词汇她会上网查明,这也使她的词汇量比同龄人丰富了许多。
六年级小学生的作文写六百字,许多人得靠挤,而苏曈随便一落笔就能写上八百或一千字,作为模范作文贴堂可是家常便饭。上了初中后她的笔力更是精简成熟了不少,每一篇作文都能有几句文字能令人眼前为之一亮。
叶瑄的作品苏曈自然也都看过。
妈妈早期的实体书封面多是一些青春少女风格的插画,后来她改变了写作的方向,写作的主题越发成熟,封面也改成了文艺感十足的摄影作品。
封面主图是静物和风景居多,摄影师的取景角度奇特却不显得刻意,很有他自己的风格,每一张内插也都和内容息息相关。
像是叶瑄有一个剧情写到了“被雨淋湿的东京塔”,摄影师就真的搭配了一张东京塔的夜景照片——红白相间的高塔下方有一对在雨中相拥的情侣,透明雨伞静躺在地上,形形色色的路人或低头或打电话,从他们身边匆匆而过。
苏曈看到的时候会去幻想,这张照片在定格的之前或之后,呈现的究竟是怎么样的故事。
是不是这对情侣分手多年,久别重逢后压抑不住对对方的思念,所以不顾场合不顾时间地紧紧相拥?
就连拍一个倒卧在后巷的垃圾桶,都仿佛是摄影师特意摆的景,瞧瞧,那色彩斑斓的垃圾袋和从袋子里倾倒出来的物品,完美得像是设计过似的。
再翻到封面内侧,封面的署名均是「巫时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