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对,孤也要成亲的,端敏说的不错。”太子爷咬了咬牙,下定了决心,他不能和康熙就这么耗下去一辈子,不然他们都会成为天下人的笑料。
只是这几年事关太子爷的婚事问题,只被提过一次,第二天早朝的时候就没见过那个敢开口的言官了,康熙一手压着这件事,没人再敢提。
而太子爷原本没有放在心上,他前世成婚就比较晚,还有五年才大婚,嫡福晋也到明年才进府,而且现在看来,他很可能连福晋都不会有。
原以为康熙是一时蒙了心,时间长了就会发现自己会错意,儿子就是儿子,怎么养着就变成了情人呢?况且太子爷等不了,他要一个契机斩断康熙的不良居心。
连时机他都算好了,七月份康熙西征,留下太子监国。康熙前脚刚走,太子爷后脚就把蓄谋已久的聘礼送到了都统石文炳的府中,定下了瓜尔佳氏。
京城太子爷监国的佳绩和这道消息一起送到了康熙的手上,太子爷做事缜密,怕康熙早知道了坏事,特意等时机成熟,昭告天下,最后才将消息放给了康熙,信还是他亲笔写的。
而在边外的康熙,大战告捷,凯旋而归,手握着心爱的孩子能干的功绩,心里别提多顺畅了,满心满眼的欢喜,逐字逐句的读着太子爷的信。上篇全是一些关心的话,下篇就将他的的欣慰和高兴浇了一桶冰水,一下子凉到了骨子里。
订婚?昭告天下?
康熙暴怒,一剑劈开了御岸,怒气攻心,健健康康的人生生被逼得吐出一口血来,吓得随行的御医随时担心康熙帝的剑会不会落到自己头上来。
他们就不明白了,打了胜仗,太子监国也将朝堂治理得井井有条,而且还有太子的喜事,这三喜临门,康熙为什么不高兴呢?
可放眼普天下,换做任何一个父亲都要在梦里笑醒得好事,却在康熙看来比杀了他还难受,太子订婚,骨鲠在喉,难受得要命。光一想想就让他暴躁的想杀人,怕就是他吃了败仗回来都不会如此震怒。
康熙气得快马加鞭,一刻不停的想飞回紫禁城,好好收拾一顿那个孩子。
世间就是有一件事,叫做欲速则不达,康熙越着急回去就越回不去,他在半路上就病倒了,病得厉害,气急后受了风寒,高烧不退,食不下咽,夜不能寐,短短几天的功夫瘦了好大一圈,看得随行的官员又是焦心又是着急,生怕他有个闪失,自己全家都得陪葬。
康熙也不是没病过,但还没一次有这么厉害,他这更多的是心病。心病的病根已经病入膏肓,药石惘然,药也不喝,只会一天比一天消瘦。
康熙躺在病床上,疲惫而憔悴,他在思念着他的保成,他清楚自己的情况太子是一定知道,但那孩子没半点表示,他都病了七八日了,也不见他来探病。再想到他凄凉的痴盼着保成,可那孩子说不定已经软玉温香在怀,巴不得他早死了。
人不能多想,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中,康熙好似都看见了太子爷娶了那瓜尔佳氏,还生下了孩子抱到他面前,一家三口冷笑着站在他窗前看着他咽气。
康熙从噩梦中惊醒过来,满头是汗,盯着摇晃的烛火,张口又喷出一口血来,这次他的病无疑更加重了。
但康熙咬着牙,他死也不能让梦中的事情发生,虽然病重,但好歹他愿意配合治疗了,早死了太子爷会过来探病的心,他知道那孩子正巴不得躲他远远的,再也不见。
再也不见?可能么?康熙恶狠狠的想,他就要活得长,回去就除掉那碍眼的人。
三日后,太子爷带着胤祉来行宫探病,康熙的面色已经好了很多,看上去不像之前的苍白和心死了,在看到心心念念多日的孩子后,脸上也多了血色,红润起来,看上去除了憔悴了点,瘦了点,也没多大的区别。